鸡蛋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茶香是皮,汤感为骨,想要喝懂岩茶的岩骨花 [复制链接]

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喝岩茶,先声夺人的吸引点,必定是香气。

之前在朋友那,喝了一泡去年的肉桂。

闻盖香的时候,刚一揭盖就是浓郁花香,但柔美的花香之余,微微带些辛锐特征。

喝茶时,汤中的花香更是馥郁,但不够甜。

最大的遗憾之处,在于这泡肉桂焙到足火后,汤感也不醇不滑。

但真正在选茶时,往桌面上摆上一排茶香各有特点的肉桂,一款款都香到不得了之后,剩下的就该看内力了。

只有闻起来特别香的茶,肯定得落选。

茶香落水、汤水稠滑、喝起来像米汤那样有咀嚼感的,才是顶级肉桂的表现。

岩茶的香气与汤感,一是皮相,一是骨相。

香为皮,岩为骨。

唯有将岩骨花香尽善尽美呈现出来,才是好岩茶的体现。

《2》

之前听过一个评价,“肉桂是最能呈现岩骨花香的品种!”

这一说法,说对也对,说错也错。

对的地方是,在众多岩茶品种里,肉桂的香气与汤感表现均衡、全面、不偏科。

武夷岩茶的背后,拥有庞杂的品种体系。

将叫得上名号的各大名丛、以及陆续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外来引进品种相加起来,市面上能买到的岩茶品种,往少了说也有近百个。

但众多岩茶品种里,少有品种能做到像肉桂那样全方面综合发展。

有些品种,茶香闻起来虽然高扬,花香馥郁,香气闻起来浓浓的,但输在汤感不行。

哪怕是焙到中足火、足火后,茶汤喝起来也不具备醇厚如米汤的浆感,相反会折损原先的茶香优点。

所以在市面上,这些“主香”的品种普遍火功不会焙太高。

而有的品种,始终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

汤感很醇,茶味很厚,回味也不错,但却输在茶香偏弱。

就像对着商周时期的鼎文,深奥晦涩,从中能体会到深深的古意,但却不够活泼有趣。

相反,包括肉桂、水仙在内,单论品种特点,香气与汤感均衡得恰到好处。

只要山场正、工艺到位,那做出来的成品茶里,茶香与茶味表现都不会差!

这种“全面开花”、均衡发展的品种特点,显然是助推肉桂走红的一大优势!

牛栏坑,典型风化岩

《3》

岩茶的岩骨花香,关键看山场。

如果说肉桂是最能体现岩骨花香的品种,未免有些跑题。

因为,论品种发展的全面性,水仙丝毫不输肉桂。

比茶香,肉桂除了自身的桂皮香外,还有花香、花果香、蜜桃香、甚至奶油香。

但水仙的香气有清幽的兰花香,以及花果香。达到高丛、老丛树龄要求的水仙,木质丛香会愈发明显。

比汤感,身为小乔木茶树品种的水仙,天生优势就更明显。

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

水仙的茶汤喝起来是醇厚的,绵柔的。

和肉桂的绵中带刚,在茶汤喝入口的瞬间,浮起辛辣刺激感不同。

喝水仙时,很让人放松。

茶汤是稠滑似锦缎,随便吸溜两下,就能滑入喉咙里。

牛栏坑,典型风化岩

再退一步看,即便是多年来,凭借茶香突出走天下的品种茶。

比如,黄观音等,只要山场出身好,汤感醇厚程度也能噌噌噌往上涨。

正岩黄观音的风味,同样能实现香、水、韵的完美平衡。

茶香上虽说沿袭了透天香的特征,但花香闻起来会明显清雅、清新许多,更有空灵感。

香气闻起来不再是飘飘然的,高扬有余但沉稳不足,而是落水香更清晰鲜明,诸多香氛攒足了劲,潜入汤水里。

每喝一口,都感觉口中盈满似栀子与鸡蛋花综合起来那般绽放的花香。

并且,产自正岩的茶,得益于大量富含养分的风化岩碎屑滋养,汤感是醇厚的。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岩茶,以“岩”为骨。

茶汤醇厚,汤感似浆,茶水饮落喉咙时能体验到“骨鲠感”,这一切的一切,都得归功在山场上!

牛栏坑肉桂

《4》

喝岩茶,什么才是真正的岩骨?

岩骨也称岩韵、骨鲠感、茶骨……

岩茶的岩骨,本质并不神秘,而是强调茶汤的内容丰沛。

颜筋柳骨,皮相骨相,无一不在证明,茶汤的“骨”是架构一杯好茶的基础。

论武夷岩茶的风味,前有乾隆帝倾情“背书”——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在百年前的某个冬夜,当乾隆帝在喝新贡的武夷茶时,那会儿,肉桂还是寂寂无名的存在。

所以,在诸多岩茶品种里,偏心地将“岩骨花香”颁给肉桂,再怎么着都说不过去。

在部分茶客眼里,肉桂的茶味很有特点。

牛栏坑肉桂

喝肉桂,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辛锐的特征。

花香、花果香、桂皮香等诸多茶香萦绕下,茶味还特别厚实。

套一个很多人惯用于评价肉桂的形容词,就是霸气十足。

喝起来茶味厚重感强,风味犀利的肉桂,因茶味强劲,因汤感劲道,因茶味辛辣等,越喝越让人欲罢不能。

但这些个性突出,特立独行的茶味特点,不能笼统称为岩骨。

那仅仅是肉桂的品种特征,论岩骨的有无,还得看山场够不够正。

如果是非正岩所产的茶,哪怕产区自然生态再好,在脱离了特定的风化岩细屑的养分滋养后,产出来的“岩茶”就像画龙少了“点睛”,始终不是那个风味!

坑涧山场

《5》

肉桂能拼搏出今时今日的江湖地位,和它的品种优势息息相关。

论风味表现,肉桂在茶香和茶味方面均有可圈可点之处。

不论喝岩茶“重水”还是“求香”,都得拜倒在肉桂的石榴裙下。

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肉桂的走红,还与它的超强环境适应能力有关。

有的茶树品种,香气滋味俱佳,但种植起来比较难伺候。

一旦脱离原产的山场后,风味立马走样。

甚至,有的品种只有种在坑涧类山场,品种风味和品质表现才会稳定。

一旦被种植在四周开阔的岩顶、岗顶,且不论风味下降,光是茶树存活也是一大难题。

随着岩茶的发展,这些对山场环境要求挑剔的品种,注定会面临推广难的问题。

这时,肉桂的环境适应优势,就尤为凸显。

种在坑涧山场的肉桂,茶汤细滑,香气悠扬,茶味绵柔。

而种在岩、峰、坪等相对更向阳、开阔、日照时间长的山场时,肉桂更能体现出雄浑风味,包括“大桂皮”在内的诸多特征相对更凸显。

就像开山坪种出来的肉桂,能凭借“茶味很凶”等标签,成为马头岩肉桂的风味代表。

喝岩茶,肉桂可温婉、可大气,宜室宜家,自然受众更广!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