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社课
拟题:绿了心湖
点评:小梅窗
风
雩
词
社
词牌:疏影
限题:夏天的一种花草或花木。
次序:先后
习作:
广陵芍药
疏影·竹
睢园雨霁。看一檐个影,闲滴青翠。急缓流溪,来去清风,不言湖石孤倚。浣纱人去喧声远,暮云合、幽兰空对。典酒归、小径低吟,夜半月华如水。
休按柯亭旧韵,梦魂怕又误,南北千里。戏马难凭,摘叶舟空,莫认当年斑泪。老来应喜添新瘦,况更带、绿龙仙气。映画窗、浓淡相宜,晓趁板桥残醉。
小梅窗评:起拍借王勃“睢园绿竹”点题,“闲滴青翠”承“雨霁”,表现清泠之景象;继以“流溪”“清风”“暮云”“幽兰”等,衬托竹之“高雅”;末以“典酒归”人踏着“月华”“低吟”出镜,令高雅的场景,平添几分诗意的洒脱。下片连下数典,用以叙事,用以抒怀,时空交错,迷离惝恍。这种“若即若离”的咏物描摹手法,被作者发挥得淋漓尽致。结拍以“映画窗”遥应“个影”,以“晓趁”“残醉”承接“夜半”“典酒”,开合收放之间见谋篇手段。“晓趁板桥残醉”,所醉者人耶?竹耶?馀味品之无穷。
绿了心湖
疏影·牵牛花
清盈晓露。正攀篱附架,吹开无数。茎蔓青青,绕出荆丛,翩然巧笑如举。坚心向上能多远,晨曦里,悠悠而去。有几分、烂漫柔情,肯被时光缠住。
如此蓝红紫白。任无端悦色,乡野能遇。石隙溪边,竹下风墙,一抹凉凉幽趣。牡丹茉莉香名久,又怎及、辛勤如许。想谁人,陌上重逢,惊起少年心绪。
小梅窗评:牵牛花又名喇叭花,俗称“勤娘子”,故“吹开”“辛勤”可视为点题。“石隙溪边,竹下风墙”,写其习性;“攀篱附架”“绕出荆丛”,写其精神;内外形象兼具,颇见匠心。两结遥相呼应,抒发时光流逝,少年不再之惆怅,至为亮眼。此等常人之情,最能引发读者共鸣。不足处:个别用语较为艰涩,如“巧笑如举”、“无端悦色”等;此外,以“牡丹茉莉”之“香名久”反衬牵牛之“辛勤如许”,理由亦欠充分。
句斋
疏影·并蒂莲
风翻钿扇。正凉生水阁,双姝慵懒。玉腕盘丝,罗袜凌波,冰绡问谁裁剪。铅腮不胜香筒碧,更何殊、寿阳妆面。算当时、惯浴华清,偏是韵高情远。
遥想芙蓉宴客,酒阑堪看处,歌管吹散。莫许淹留,香送濂溪,未举兰桡相见。痴心片片随流水,又惆怅、浪回潮转。料秋来、策杖西风,早是泪乾肠断。
小梅窗评:题为“并蒂莲”,所咏既要及“莲”,也要及“并蒂”。本篇咏莲,笔势纵横,情思远近,颇见作意。若寻“并蒂”之所在,只觅得“双姝”二字。何不在“歌管吹散”之后,写个“重见”,或可补“双姝”未尽之情。
周南
疏影
乾隆间土尔扈特部战损太半东归故土散置巴音布鲁克草原其侧巴伦台*庙为宗教所近时游访见莲座下有虞美人花适逢午间风雨韧茎摧舞有感关联之事而赋楚河即古碎叶河
轮回素业。引丽裙暖眼,幽靓红洽。碧雨因风,斜湿莲台,尊前认有金塔。谁人植遍当时影,甚忘却、苍烟春合。远世尘、寂对山川,似着舞衣还怯。
西去蒙毡旧事,病怀向故土,如诉兵劫。雪满寒原,铁马长嘶,野火烧明残甲。而今隔在巴音畔,任目断、日中萧飒。想楚河、重歇哀歌,水落晚波环匝。
小梅窗评:首句为本篇词旨。上片主写花,兼借花论事;下片主写事,兼借事咏花。花中带事,事中见花。结以美好愿望,遥应“轮回素业”之想。通篇夹叙夹议,亦景亦情,借小花写出大题材、大情怀,非高手莫办。
木樨
疏影·莲
冰肌映日,记晓妆净洗,珠玉清滴。翠袖迎风,玉骨生凉,霓裳一曲相惜。真妃不怪渔阳鼓,只怪那、骊山愁织。问几时、远浦归来,细诉别来消息。
依约瑶台梦底,月华正似水,千顷烟碧。冠盖娉婷,步袜凌波,袅袅飘然行迹。鹍弦按彻无人应,甚浅浅、清香难拾。倚栏杆,望尽天涯,漫把此时深忆。
小梅窗评:因“霓裳一曲相惜”,以真妃衬托莲花,是谓别开生面。真妃应窃喜不已,莲花是佛性随喜,只莲花粉们会首肯么?一笑。所幸下片撇开玉环,以虚虚实实、浓浓淡淡的笔墨,活画出一个美丽动人的凌波仙子。“鹍弦按彻无人应,甚浅浅、清香难拾”。此情此景,不限于一时一地,故“漫把此时深忆”,“时”易为“情”,或更具馀味。
漠漠
疏影·栀子花并寄结婚二十周年
中庭一瞥。正闲闲数朵,晴云堆叠。翠碧参差,轻嗅轻拈,冰魂雪魄相接。嫩寒不与梅英比,但减却、浮埃残热。看胆瓶、清供相酬,自是天高波阔。
还记熏风首夏,夜深烛影里,同心初结。密约私书,白首青春。比翼芳丛蝴蝶。奈何十载家如寄,误几度、花开时节。算屈指、重定归期,莫负卷帘香月。
小梅窗评:上片主咏花,而人在其中。几个动态描写,印证了人与花的比托关系。栀子花清香洁白,作者以梅英相衬,不是为了判高下,而是为了助神态。“嫩寒不与梅英比,但减却、浮埃残热”,遣词造句,十分得体;冠栀子花以此等“冰魂雪魄”,想梅花亦会首肯。下片主咏事,以花为线索。通过“还记”“奈何”“误”“算”等字词的勾勒,使故事与情感,忧伤与期冀,如波澜般跌宕起伏。倾诉于无形,感人于不觉,是为手段。又,栀子花象征的是“永恒的爱情、一生的守候”,选题如此,亦见慧心。
谢郎
疏影·美人蕉
红妆喋血,任炎方似火,自展心叶。渐捋罗裙,暗著清芬,不学丁香空结。虞姬舞罢魂皆远,飘摇处、骤成轻别。最萧然、误尽韶华,却是寒霜时节。
应记丹葩照眼,美人春睡日,肝胆犹热。梦里江南,午后薰风,忍听蝉声凄切。芳华便作胭脂泪,流不到、汉时宫阙。叹此际、有态无情,愁煞几多豪杰。
小梅窗评:“红妆喋血”是美人蕉外形的写照,也是“虞姬”灵魂的诠释。此作借虞姬喻美人蕉,借美人蕉咏虞姬,以腾挪变化之手法,造迷离惚恍之情境,令二者相映生辉,堪称妙造。词多流动语,如转丸珠,为通篇生色不少。如“虞姬舞罢魂皆远,飘摇处、骤成轻别”;“芳华便作胭脂泪,流不到、汉时宫阙”等,非俗手可能望见。
张琳
疏影·菖蒲
琴窗泻绿。送溪云过案,水风穿屋。与隔尘嚣,销减炎威,终朝恣意凉扑。参差丛影争相记,描不尽、许多清淑。坐悠然、明月邀来,还伴夜深耽读。
长忆山中薄采,碧漪剪不断,沉郁留馥。锦石移根,灵雨分苗,遗我素荣堪掬。从兹静看江湖远,渐退出、滔滔浮俗。更莫言、晓露无声,时和洞天仙曲。
小梅窗评:上片读来真觉“清淑”逼人,尘思避席。“坐悠然、明月邀来,还伴夜深耽读”,人清室雅,想见其神。过片一、二拍追忆旧事,是为逆挽;三拍乃上片情感之延伸,可谓补笔;结拍一笔宕开,言虽止而意无尽。
紫金山人
疏影·勿忘草
仲夏游新疆喀拉峻和巴音布鲁克草原。森林茂密,花草欣荣。尤以勿忘草其名及品性令余感动,填词《疏影》以记之。
天山跋涉。看蓝星洒遍,高原葱郁。娇小娉婷,玉瓣萤花,环蕊香引飞蝶。金莲鼠尾都堪笑,念嘉名、但愁相别。历沧桑、过客匆匆,独望北疆寒月。
尘世情长梦短,有今生一顾,心笃缘结。最忆当年,清骑红师,戍垦旌旗猎猎。春风度尽秋风继,更无悔、沙埋荒碣。浩然荡、芳草云天,情系远山银雪。
注:金莲鼠尾,指金莲花、鼠尾草,与勿忘草同系高原花草。
小梅窗评:起首三韵,如电影镜头般移动,从全景,到长镜,到微镜,最后定格在本篇主角“勿忘草”身上。以下开始转意,“金莲鼠尾都堪笑”句,突兀而出,“堪笑”二字,稍觉乖离;过片极佳,有峰断云连之致。以下数句蝉联而下,柔情以健笔出之,别有风味。
阮大星
疏影
小区园林植鸡蛋花若干,彼时冬月,寒褪枝叶,孑然一树竟如死状,逮九夏为花季,花色素白微*,娇嫩之姿,两相对比,一时怀感。
拨风漾绿。透嫩*数叠,安睡如玉。暑气生骄,燠浪推荫,啼螀时唤三伏。叶长未似芭蕉树,展不尽、丁香愁簇。但留连、清润园林,飞入云窗高屋。
翻觉霜寒冱水,小桥淡月下,谁识荒木。断梗虬枝,散作丛芜,列戟森森犹肃。平生寥落知多少,有蚁阵峰衙同宿。待东风、点染青青,听得露芽初熟。
小梅窗评:鸡蛋花的生长特性是冬死夏生,作者以其生死两季对比吟咏,别出心裁。上片写“夏生”,尤喜“叶长未似芭蕉树”以下数句,盖其写出花之开朗与温润。下片写“冬死”,“翻觉”以下六句,描写花木凋零的状态,十分传神,令人不忍卒读。结拍振起,一扫衰颓之气,激赏。又,螀是秋虫,即寒蝉;夏天曰“啼螀”,似可商榷。
梦仙
疏影·與放枷少微夜飲分韻得雪字賦得曇花
瑤枝候月。伴露庭處處,蟬唱幽咽。為問何年,仙種移根,紅塵耐得孤絶。含顰一綻憑誰省,自料理、清容如雪。乍見時、懊惱心期,盡化夢邊殘蝶。
空溯韋馱舊約,幾生影事渺,今已難説。忍淚臨風,寄語花神,莫倩閒人輕折。銀虯悄換華鬘劫,但臥老、宿煙千疊。怕曉來、香冷魂荒,怨色尙浮雲葉。
小梅窗评:民间有“昙花一现,只为韦陀”之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在词人笔下,于凄美之外,别添了几分悲婉:“乍見時、懊惱心期,盡化夢邊殘蝶”、“怕曉來、香冷魂荒,怨色尙浮雲葉”;悲婉之中,寄予了深切同情:“忍淚臨風,寄語花神,莫倩閒人輕折”,千载之后,花神有知己如此,诚不枉人间走一回也。
雍也
疏影·蔷薇
寻常巷陌。讶香云委地,酒醒无力。倚翠生凉,抱影浮阴,因风解得谁惜。行行车马相逢未,向阑角、白凝酥滴。奈纷飞、暂借樽前,春梦还如烟织。
犹记当年买笑,纵欢成乍见,争也朝夕。叶底莺啼,枕上*昏,多少故园消息。年年瘦损罗衫薄,渐憔悴、旧时颜色。更伤归、空费胭脂,怅对一窗愁碧。
小梅窗评:起首几句描写蔷薇之形态,生动传神;“行行车马相逢未”两拍,言其有所待、所思;斯乃伏线之笔,以下环环相扣,皆系于此。过片以汉武帝千金买笑之典,言其荣宠之殊。然此荣宠非其所思所待者,伊虽身居“寻常巷陌”,而朝思暮待者,是“故园消息”;伊为此“年年瘦损”、“憔悴”,境界自高。末以景语作收,景外传情,含蓄蕴藉。总体而言,此词立意上见品格,谋篇处见手段;虽有“旧时颜色”后又“空费胭脂”之赘复,亦是瑕不掩瑜。
羲音
疏影·辛丑夏詠花間草
故園自碧。向軟紅罅處,悠然亭立。還接萋萋,款弄清茵,銷受幾多塵習。知誰種下稱芳草,一界土、一叢相得。勝蝶招、亂送花風,費卻説愁篇什。
那料人間好惡,總虛信、眾卉榮謝同惜。紫去黃來,頻剗靑靑,不許影斜香側。輕陰輕雨都無準,況又是、潦原狼藉。火宅中、苦綠匆匆,造化空遺功力。
小梅窗评:借题发挥之作。上片从正面描述,通过层层勾画,把一株居低处而不争,处弱势而无尤的小生命,呈现在我们面前。过片笔锋陡转,直指人心,向“造化”发出“那料人間好惡,總虛信、眾卉榮謝同惜”之感叹。以下夹叙夹议,如泣如诉。以一腔悲愤,揭示并验证了某些弱小生命,是如何被人祸天灾摧毁的。尘世中如花草般遭遇者何其多,作者借词呐喊,希望“众生平等”,希望不要“空遗”“造化功力”,足见仁爱之心。值得宽慰的是,弱小的生命也是顽强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乐天之言,信不诬也。
风乎舞雩,咏而归。
风雩词社
主编:张琳
责编:馬不鳴
校对:阮大星
编委:辛强邱云青漠漠叶兆辉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