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楼梦里话清明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病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810613.html

与其它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不同,清明节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有“清明前后,栽瓜种豆”的农事指导的意义,而且有祭祖扫墓,踏青游玩等诸多节俗活动。

今天,各地在清明这天有着各式各样的风俗,上海人有吃青团的风俗,山东人有吃鸡蛋的传统……那古代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红楼梦》这部小说来看看古代清明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放风筝

古人认为,清明节很适合放风筝。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写探春所制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确实是风筝,尽管探春的谜语不是清明这天所制,但可以看出,清明节放风筝在古代已是普遍流行。

《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代,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游艺活动,也寄寓了放走晦气,消灾解难美好祈求。因此,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知道的灾祸疾病写于风筝之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秽气,带来好运。我们在《红楼梦》中也能看到这一说法。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欢乐场面:

这里的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的,也有捆剪子的,也有拨籰的。宝钗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

宝黛等人放的风筝各式各样,有大红蝙蝠、大雁、美人等等。黛玉见风紧力大,顺势将籰子一松,登时线尽,风筝便随风而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李纨告诉黛玉,放风筝又说放晦气。雪雁开玩笑说这一去把黛玉的病根儿也带去了。于是用剪子绞断线,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演只剩下一点黑星,一会儿便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

打秋千

打秋千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一项重要的节令活动。

唐末诗人韦庄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一诗便描绘了清明时节妇女荡秋千的烂漫场景:“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甚至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秋千之戏不仅在民间流行,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斗百草

百草之戏,周代已行。《诗经·周南·芣苢》有云: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芣苢即车前子草,是一种常见的斗草材料。申培《诗说》云:“《芣苢》,童儿斗草嬉戏歌谣之词赋也。”

斗百草有文斗与武斗两种玩法。《诗经·周南》中记载的是武斗的玩法,即让两草(或花茎)交叉,两人各捏草之两头,用力拉扯,直至一草被拉断为止,以草茎不断的一方为胜。文斗就是比赛谁采的花样多,谁知道的花草名称多,是少女们喜爱的玩法。

关于这种玩法,《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有生动的描述:“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枇杷果。”他们初是以实花来斗,斗到后,越斗越来劲,韵味愈斗愈浓。

扫墓

寒食扫墓,祭奠先人,在唐代时期已经蔚为**俗。唐代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因清明节与寒食节时日相近,两者便合并为一日。唐代之后,清明扫墓祭祖继而成为中国古代的节俗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一诗中描写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南宋诗人高翥在《清明》一诗中也描绘了清明扫墓的场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红楼梦》对于清明祭祖扫墓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一处是贾琏、贾蓉分别代表荣宁二府去铁槛寺祭祀宗亲。书中写道:“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人前往各处祭祀。”贾府祖茔远在金陵,先人灵柩寄存在铁槛寺,故清明时节要在此烧纸,祭奠祖先。

另一处是藕官烧纸悼念亡友菂官。书中交代:“因宝玉病未大愈”,故不曾随贾琏去铁槛寺。饭后发倦昏昏欲睡,袭人劝他“天气甚好,你且出去逛逛”,宝玉只得拄了一支杖,靸着鞋,走出院来。忽见一股火花从山石那边发出,将雀儿惊飞。只听外边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么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宝玉听了,益发疑惑起来,忙转过山石看时,只见藕官满面泪痕,蹲在那里,手内还拿着火,守着些纸钱灰作悲。宝玉忙问道:“你给谁烧纸?快别在这里烧。你或是为父母兄弟,你告诉我名姓,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文中的烧包袱是民间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上坟而已烧包袱代之的一种祭祀亡灵的形式。

“乡愁诗人”的愁在哪?

古代上坟,还需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祭奠在墓前,再将纸钱焚化。西门庆是大户人家,祭奠自然十分排场。从这两处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古代,扫墓祭祖与郊游踏青在清明这一天融为一体,中国古代祖先崇拜、孝文化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在清明节完美融合,这也充分彰显了清明节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红楼梦赏析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与君相逢,平生之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