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s://news.sina.cn/gn/2017-04-26/detail-ifyetxec6600750.d.html「本文来源: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点击蓝字
过早是湖北地区对吃早餐的俗称,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受到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的影响,长时期的积累,人们养成了出门“过早”的习惯。“过早”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武汉早点的特色是种类多、搭配妙、做法绝、价不高、吃得饱。
外地人对武汉的印象可能只有热干面,其实他们还可以热干面、热干细粉、热干宽粉、热干所有……牛肉面、细面、手工粉、圆粉、宽粉、通心粉、苕粉……对于武汉人来说,“过早”是一个有仪式感的事情。
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思考今天的过早要吃啥?武汉的过早之丰富,可以一个月不重样。
武汉人过早从来不受环境地点的限制:“我们这里冒的桌子这一说”,他们可以走着路吃、骑着车吃、快迟到时甚至还可以跑着吃,可见什么也无法阻挡武汉人对过早的热爱。
热干面
热干面在武汉的早餐中可能要占据半壁江山,街头巷尾里都藏着老武汉钟情的热干面小铺子和小摊贩,碱水面下锅,在滚水中捞起后沥干,然后加入各种佐料拌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芝麻酱,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香味秘诀,让芝麻酱和面条充分混合,香气四溢。
豆皮
这也算是武汉人的“续命”小吃了,用去壳绿豆和精米细磨成浆摊成皮,涂上蛋液,再将糯米饭摊在煎好的豆皮上,撒上榨菜、香菇、香干子、肉、笋等混合制成的卤子,再把豆皮翻个面继续煎,煎出来的豆皮形得方正,薄蛋皮煎的焦黄,吃起来十分地满足。
欢喜坨
一听名字就是一道非常喜庆的食物,别的地方也管它叫“麻元、麻果、芝麻球...”。它是用糯米粉和水搓成圆球,再裹上芝麻,热油下锅后慢炸至金黄,捞出来后沥干油就是美味的欢喜坨了。
面窝
虽然叫面窝,却不是面食,它是由大米、黄豆混合打成浆,再加入适量葱花、盐调味,炸制而成。大米和黄豆的比例很重要,黄豆少了,则面窝的味道不香;黄豆多了,面窝会很油。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一口咬下去,可以体会到酥、脆、软三种感觉的混合,深受武汉人喜爱。
鸡冠饺
也可以叫做“鸡公饺”,因形状像鸡冠而得名。面香酥脆,入口绵软,每个鸡冠饺的馅只有一小坨,但正是这一小坨馅的香味,配合炸制酥脆的饺子皮,整个饺子外酥里糯、满口留香。
蛋酒
武汉人在过早的时候,往往会搭配一碗蛋酒,蛋酒就是将酒酿煮开后,加入白砂糖和打散的鸡蛋,改用小火继续煮开即可。蛋酒中酒的味道并不重,更多的是酒酿的香甜,加上鸡蛋的搭配鲜味十足。
过早“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More
除了武汉的特色过早美食,一些常见的牛肉粉、煎包、汤包、锅贴、煎饺、豆腐脑……全都能在武汉早餐中找到他们的身影。美食家蔡澜这样形容武汉:“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那么,今天的过早,你吃的么斯?
1
2
3
来源:综合网络
责编:张嘉真
审核:郑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