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期
老郑州人的衣食住行
文/史金腾
一、老郑州人的衣着老郑州的农村人无论男女老少,多穿自种、自纺、自织、自裁、自缝的棉布衣服。上衣款式是男对门儿,女大襟。裤子都是宽腰大裆,老太太冬天怕小孩子受冻,常把小孩放进腰间裤内取暖,可见裤腰之宽大。冬季棉衣多为深蓝和黑色,深蓝色是送到染坊里染的,黑色是用石榴皮或买颜料自己染制。民国时期男女成年服装
庄稼人穿大裆棉裤,提起裤腰两边一折叠,系上裤腰带,用扎腿带扎着裤腿,以免钻风。头戴自缝或买的棉帽、毡帽,或用毛巾包头。乡村富户人家或城里人有穿绸缎、戴礼帽的。
清朝末年,男子装扮是长马褂,马蹄袖,瓜皮帽,双脸、单脸鞋。女子上衣下裙,扎腿缠足,穿绣花鞋。到了民国,男子仍为长袍褂,(单者为衫,夹棉的为袍),马蹄袖已经废弃。西装在社会上开始出现,但仅官员、留学生、大学生偶而穿着。民国年间,中山装开始流行,是孙中山先生根据英式猎装改进设计的。中山装对襟,五纽,前胸左右各缀方形明袋,有软盖,前襟腰间,左右各缀较大方形凸袋。夏季为白色,春、秋、冬季为黑色。
进入民国,女性的服饰变化比男性明显,清末那种宽大绣花、下长及膝、扎腿缠足的清代服饰逐渐被淘汰,被窄而修长的高领衫、黑色长裙取代。后来,青年女子特别是在城市受教育的女性,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女子的曲线美受重视,将衣服裁制得更为合体。中年时髦女性的服式变化更大,紧身旗袍、皮鞋装束盛行。
我听我母亲说,年开封女师毕业那年,学校组织毕业生集体去苏州、杭州旅游参观。成队女生走上街头,南方学生指着她们说“河南大队!”“河南大队!”带队的老师立即意识到衣不入时,在当地为学生每人加工了一件浅色旗袍,回到开封,穿在身上,十分风光。可见服式南北有别,北方不如南方时髦。
民国时期新式女装
男学生的中山装不翻领,只是一条窄而低的狭领。纽扣扣紧,因此,也不需要领带或领结作饰,显得非常有精神。女学生宽短袖的白上衣和黑布裙,穿白棉线布袜和带袢黑布鞋。
结婚时,男性穿长袍、头戴黑礼帽成为风行一时的结婚装。
旧时闺女出嫁时盘辫为纂,纂子上插银簪,穿绣花鞋,绣花罗裙为女性结婚礼服,平时已无人穿着。
也有男着西装革履,女穿婚纱,乘汽车在礼堂举行新式结婚仪式,在郑州偶尔可见。
二、老郑州人的饮食
1.小吃
老郑州卖小吃早点的摊市多集中在大十字街四周(东、西大街与南大街交叉口),随着京汉、陇海铁路在郑交会,火车站一带商风劲吹,流动人口剧增,成为豫、陕、冀等省商品交易集散地。小吃早点纷纷转到火车站商圈的大同路、德化街,后来又延伸到河北沿、老坟岗,还有顺河街(现二七广场)一带,每当东方露出一抹熹微的曙光,卖早点的摊贩们就已出摊,在街头做好了准备,迎接熙攘到来的客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滚开的绿豆面丸子、热乎乎的胡辣汤、豆沫、烧饼、焦油条……”,把郑州的早点市场渲染得热闹非凡。
绿豆丸子汤
在繁多的早点小吃中,最受平民百姓欢迎和喜爱的有绿豆面丸子、胡辣汤、羊双肠汤、豆沫、豆腐脑、包子、烧饼、油条,久吃不衰,被誉为早点中的“八大金刚”。如西哨门(西大街口)的马家绿豆面丸子,用绿豆面配以白萝卜丝或*豆芽和成稠面糊,加上葱末、食盐、五香粉,用手挤成核桃大小,放入油锅炸制*焦而成,既可干吃,也可煮食。旧时,出力人、农民进城或赶会,往往带上自家的黑蒸馍、窝窝头或饼子,买碗丸子汤,放上点香菜、辣椒油、醋,将馍泡到热汤里,吃起来酸辣有味,实惠又热乎。只要买了一碗丸子,即使三番五次地要求加汤,老板也会立刻给你碗里加满热汤,另放点芫荽,滴点香油,包你满意。吃馍喝汤,省钱饱腹,不耽误时间,也是最受欢迎的大众化小吃。
烧饼
豆沫的做法是先将小米淘干净,泡透,用手指能捻成粉为宜。同焙制好的花椒、大茴香掺在一起,用水磨磨成米浆。豆腐经油炸后切成丁,菠菜洗净切成段,*豆泡胀成瓣,芝麻炒熟备用。然后,将锅内添清水,放入*豆瓣、盐,待水沸豆瓣将要熟时,把小米浆用清水和开,边搅边倒,勾入锅内,然后放入泡好的粉条。锅开后,改用小火慢煮,同时下入豆腐丁、菠菜。出锅时撒入芝麻搅匀,即成好喝不贵、营养丰富、咸香利口的豆沫。
油条
繁荣的小吃市场培育出许多郑州小吃名店,如“马家火烧”“周家丸子”“杨记水煎包”“刘大个子卤牛肉”“牛家硬面馍”“赵记*焖鱼”等。特别是沙家全羊鲜汤,喝得人鼻尖冒汗,吃得痛快淋漓。羊肉汤之类的小吃,不仅满足了本地市民的胃口,还吸引着许多外来的游客。在各种外地小吃中,落户郑州的有陕西泡馍、山西刀削面、京都蒸饺、馄饨。湖北孝感人彭信丰在老坟岗的彭记兴隆五香豆店,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就享誉郑州,所做的五香豆皮薄肉松,咸中微甜,咬嚼柔糯,回味无穷。
老坟岗丁家的豆腐脑儿很有名,掌柜的嗓音好,他站在摊前一吆喝:“嗨,好热的豆腐脑儿啊,快来吧!”顺着风老远都能听得见。
到了二十世纪20年代,郑州商埠繁华兴盛,各地来郑谋生的商人增多,早点小吃又增添了不少新花样。如锅贴、煎包、炸菜角、鸡蛋灌饼、热干面、莲子稀饭等南方小吃。南方人喜欢早上喝豆浆,商贩们一大早就把夜里做好的豆浆挑出来,摆上一张桌子,放几条长板凳。买一碗豆浆,放上白糖,配上油条,又鲜又香,深受欢迎,老郑州人也有了吃早点喝豆浆的习惯。
糊辣汤
南菜市西口湖北*家的八宝莲子粥十分受欢迎,它是用江米、薏仁米熬成粥,吃的时候,每碗现加莲子、糖百合、葡萄干、瓜条、杏仁、核桃仁、瓜子仁和白糖桂花,吃起来糯甜、味香美。
游走街头卖小吃的也不少。平等街上住着一对孤老,每天早上炸些发面麻糖(两片面扭成麻花状),又软又香,提篮上街,无需叫卖,不一会儿就卖完了。
卖油茶的武陟县人,肩背大铁壶,铁壶外包有厚厚的棉布罩,非常保暖,从壶口倒出来的油茶总是热腾腾的。坐在家里,总是老远就听到武陟口音的叫卖声“油茶……”油茶香味扑鼻,唤起人们的食欲。油茶是用*面、豆面、碎花生仁、芝麻加香油炒制而成的,是宵夜的绝好小吃。但是需要用勺子吃,若用筷子,吃着吃着汤就泻啦!
有担挑叫卖秘制红梨的,买碗红梨,再加点锅底儿的汁,红梨更甜。街上卖饴糖和卖切糕的人不少,从大的饴糖块上,敲打出碎块,从大块*黏糕上切下小块黏糕,这些甜食很吸引孩子们,卖饴糖、切糕的一来,孩子们纷纷去向家长们要钱,买来尝尝。
走街串巷卖小吃的要靠吆喝。有个个卖凉粉的,他在巷子里高声唱着:“好吃不贵,价格老对,没钱的管赊账,保管来回。”几分钱一盘凉粉,哪有赊账的,他这叫卖是为了热闹,引人注意。
2.筵席
筵席是人们为了一定社交目的和喜庆需要,通过丰盈的酒菜款待宾客,这种席面,统称筵席。早年郑州饮食行业中的中餐筵席,因菜肴丰美、量大价高,是饭庄、餐馆竭力竞争的生意。
20世纪初,郑州饮食市场上的筵席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以菜的数量为主的筵席,这种筵席档次较低,由中小饭馆经营,多用于民间婚丧嫁娶。分为八八席,即8个凉盘、8个热炒、8个大件、8个饭菜。五八席,即5个大件、8个凉盘、8个热炒、8个饭菜。四四席,即4个凉盘、4个热炒、4个大件、4个饭菜。
另一种是以头菜为主的筵席。这种筵席在二十世纪30年代后逐渐兴起,档次较高,包筵席的大多是**要人、巨商大贾等有头有脸的人士。有燕窝席、广肚席、海参席、鱼翅席、鱿鱼席等。此类筵席大都安排4个大凉拼盘、12道大菜、2道汤。筵席一般都要预订,由饭店向客人列出菜单,经顾客认可后交菜案准备。
筵席菜一般包括凉菜、热炒、大件菜、甜菜(包括甜汤)、点心五大类。凉菜要求很高,习惯上用冷拼或花色拼盘等形式。热炒一般用滑炒、软炒、干炒及炸、爆、烩、蒸、烧、浇、扒等烹调技术。
大件菜是指整只、整块、整条厚料烹制而成的高档菜肴。
过去在冷荤拼盘上席后,有先上一汤的习俗,名曰“开口汤”,此汤质量较高,客人品尝后,就知道厨师手艺的高低。点心有糕、团、面、粉、饺等品种。
筵席包间
筵席的服务也比较讲究,首先做好迎客的准备工作,整理卫生,安排席位,检查配套餐具,要求筷子、汤匙、调味碟、纸花及小件餐具,齐整一致,压桌摆放(现在称摆台)。冬天要生炭火盆,夏天由徒弟给客人打扇子。对于先到的客人,除烟、茶、干果碟招待外,还要上进门点心。客人到齐后,经主宾同意,由招待员引客人入席、斟酒。上菜也有讲究,由招待员端到流水桌上,再由盯桌师傅摆到席上,他知道菜放到什么位置,怎样摆好看。招待员应知道谁是首席,若有女眷,要能判断出哪位是首席的亲人,上菜要靠近她,毛巾、茶水也要先送给她,这样做表示对首席的尊敬。上菜的顺序是: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先咸、鲜,后上甜(甜味菜、甜汤和点心),再上饭菜,最后上汤,每上一道菜,都要报菜肴名称。上甜菜前,要先端一碗清水,以备客人洗筷子、汤匙。吃了甜菜后一般不再喝酒,筵席基本结束。饭后要送上漱口水、毛巾、牙签,请客人另坐休息,最后是结账、送客。
3.旧时的堂倌
“堂倌”是旧社会对饭馆、酒店、茶馆、旅馆等“跑堂”人的通称,亦有叫“店小二”“茶房”的。曾在老郑州的饭馆酒店里干过多年“跑堂”的老人,一提起在旧社会当堂倌的生涯,就会滔滔不绝地谈起他们当时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
到饭馆酒店当学徒的大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到了十几岁,托人介绍才能进店。进店参见厨房大师傅后,学徒生涯开始,没有工钱,先干3年杂活,如和煤、烧水、择菜、洗碗、刷锅、挑水等,饥一顿饱一顿,晚上守夜,一年四季睡地铺,还要为东家或掌柜洗脚、铺床、提夜壶。三年学徒期满,要办谢师酒,请店内师傅、师兄作陪。学徒期满,还必须“参师”,所谓参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毕业了。参师后方可跟着师傅学技术,学手艺后还要再帮师两年,仍没有固定薪金。从学徒、参师、帮师,整整7年,才能拿几百铜元月薪,还可分些小费。
堂倌
要做个顶呱呱的堂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宾客至上”是堂倌的宗旨,“礼貌待人”是必须遵守的规矩,要求必须做到“三声”“五勤”“一好”。“三声”是客人进门有“请”声,客人走时有“送”声,中间有事有“回”声。“五勤”即堂倌要“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一好”,要保持堂口卫生雅观。
堂倌分为里堂和外堂,外堂站在堂口位置上,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衣冠整洁、反应灵活。客人一进店门,“相逢面带笑,全凭嘴一张”。随手把搭在左肩或右手腕的帕巾取下,擦抹桌椅板凳,请客人入座,端上茶碗,边摆杯筷边报菜名。
旧时饭馆里的“响堂”就是堂倌要唱、念、喊、报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的。善叫者声调悠扬悦耳,招揽顾客领堂入座后,客人点菜时,堂倌高唱着菜肴,既报了菜名又沟通了客人间的关系。
堂倌对包宴席的服务程序更是严格,首先要知道有多少人,一席多少钱,冷热菜、点心或主食各多少。铺设餐台,安置好主宾位置,主宾座席要面南或面门。席间按席次端菜上酒,先上冷盘,后上热菜。上菜时以左手向上,掌心离盘,走步轻捷,动作利落,姿态大方,一般站在副主人右侧。按顺序上菜,菜上齐后,席面形成一中心、二平列、三三角、四平方、五梅花的摆台图案,使台面整齐美观,给宾客美的感受。用餐完毕,端上漱口水、牙签,送上热毛巾,与客人道别,客人走后方可收拾餐桌,打扫卫生。
要当好一个堂倌,还要有应付各色人等的本事。堂倌要有“三张脸”,即使挨骂遭打,也不能还口,更不能还手,满肚子是气,仍要笑脸相迎。侍候客人中的上层知名人士,要做到服务热情、耐心、周到、礼貌,使之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对当地镇长、乡保甲长等地头蛇人物,领堂入座,点菜高唱行业暗语“关照”,厨房得知后,菜肴做好些,量适当多些,不要得罪他们。最不好招待的是一些地痞、流氓、混江湖者,这些人就是图菜量多,少花钱,有时还要赊账,甚至借酒闹事打人,若没有点胆量和清醒头脑是难以应付的。出力打工者进馆子吃饭,大多数要肉丁、肉片、回锅肉等实惠的菜肴,一般不买汤菜。对这些客人要宽厚点,向厨房用行业暗语打招呼“带壮”。意思菜要多些,饭要盛满些,额外送碗清汤,让他们吃饱、喝好,求其下次再来。
旧社会餐饮业多是私家经营,掌柜的说一不二。做个堂倌,既要有一定技艺,又要满脑子的生意经。要想干得久,必须听话,努力干活,不惹事,为店主效力,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解雇。那时有一句俗语叫“堂倌的锅支在掌柜的脚面上,说踢就踢了”。如不再用你,领工钱时老板故意把钱反着放,一看就明白,这意思是被“开销”辞退了。
4.家常饭
早年郑州人家吃饭多以面食为主,除小麦外还有玉米、高粱、谷子、豆面和薯类杂粮。
包子
大米大都从南方运来,除在郑州的南方人外,本地人平时很少食用大米饭。虽以面食为主,但细粮与粗粮搭配食用是居家的日常习惯。面食中的馍在主食中占有重要位置,民间流传有“顿顿不离馍,有馍好做饭”之说。馍有无馅和有馅两种。无馅蒸馍有圆形、圆柱形、长方形和方形等。过去吃净白面馍的时候很少,一般人家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白面蒸馍。平时能吃粗细粮掺半的花卷馍就很不错了,平民百姓人家多吃玉米面或高粱面的窝头,窝窝头内放点辣椒,俗话说“窝窝头,蘸辣椒,越吃越上膘”,即反映了人们对窝头配辣椒吃法的特殊偏爱。
老郑州人常以馍为主食,所以出了不少做馍的高手。老城东大街、顺城街有些蒸馍作坊,专蒸一种面硬、吃起来筋道、有嚼头的硬面馍,不配菜,就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窝窝头
带馅的蒸馍叫包子,根据馅料的不同,馅有甜咸荤素之分,如豆包、糖包、肉包、菜包等。形状有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还有一种馍和菜卷在一块儿蒸的馍,馍形似蟒蛇,人们都叫它“菜蟒”。民间除了蒸馍,还有一种烙馍,做烙馍的时候,往往是妇女大显身手的时候。核桃大小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直径一尺的圆形薄饼,在铁鏊上双面烙烤就成了烙馍。吃饭时,拿起一张烙馍,左手一托,右手夹菜放馍上一卷,这就叫烙馍卷菜。现在郑州街上还兴起了专卖烙馍的小饭店,卷的菜多是醋熘绿豆芽、醋熘土豆丝,很受人喜爱面条或饺子是面食中最常见的饭食。不管是居家小吃,还是贵客临门、婚丧嫁娶以及逢年过节都要吃面条和饺子。日常饭食中每天至少吃一顿面条,常吃的有汤面条、捞面条、卤面条等。俗话说“面条擀薄切窄,不怕临时添客”,意思是如果吃面条,临时来客人,主人也不会手足无措,多添几碗水,客人的饭也就出来了。面条的做法常随季节变化,冬季天气寒冷,多吃汤面条。夏季爱吃捞面条,面条煮熟后捞出,放在凉水中拔凉,拌以蒜汁、荆芥、*瓜丝,清凉利口,是老郑州人夏季的常见面食。
饺子又叫扁食,是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用的主食。郑州有“好吃不过饺子”的谚语,它不受季节限制,四季皆宜。春季野菜新发,采集些嫩野菜包顿饺子,尝尝鲜。鸡蛋拌韭菜的素饺子清爽利口。秋冬季,大白菜、萝卜掺肉,荤饺子解馋生暖。
花卷
老郑州人称粥为“汤”,平时爱说的“喝汤”,即为喝粥。汤分甜汤、咸汤两种。流行做法是“小米汤,放豇豆;打糊涂,放红薯”。甜汤并不放糖,多为小米汤,还有红薯汤、玉米面糊。老城区一带的居民早饭喜喝一种面汤,也称“面穗汤”郑州人习惯叫甜汤。做法是将小麦面掺水搅成软面团,一手端碗,一手执筷,挑起面团用力打,直到面团又筋又光,再浇上凉水“醒一会儿”之后,用筷子一挑,面筋泡纷纷鼓起,说明面已打好,与水打匀,即可搅入滚沸的锅里。此汤稀稠适度,面筋穂一缕缕像鸡蛋花,俗叫“打甜汤”,喝起来甜丝丝的,如同放了糖一样,解渴滋润,口渴疲乏时来一碗,别提多舒服了。咸汤有鸡蛋汤、豆腐青菜汤、酸辣汤等。一般早饭多喝甜汤,晚饭则喝咸汤,天冷喝稠汤,天热喝利口的稀汤。“河南老乡,吃馍喝汤”是很生动的写照。
吃馍蘸酱是许多人的喜好。老郑州的几家酱园,如鸿兴源、五美、庆春阳,一家比一家酱做得好。老郑州的许多市民家里也都会自家晒酱。
由于过去家里没有冷藏设备,郑州居民有晒干菜、腌咸菜、晒酱菜的习惯。殷实人家入冬后腌腊肉,制香肠,一般市民多喜欢在蔬菜旺季晒干菜,以备青*不接时食用。如夏秋之间晒豆角、萝卜干,腌辣萝卜条、韭花、雪里蕻、芥菜头最普遍。其中,以腌雪里蕻、辣萝卜条最有名,成为老郑州大众秋冬季很爱吃的咸菜。直到今天,不少居民仍保留着这种习惯。
面条
至于肉类、蛋禽鱼虾亦非一般人家平时食用。由于生活条件所限,肉食是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时才能吃到的,平时只能偶尔打打牙祭。白菜、萝卜是郑州人家冬季的当家菜,过去农村没有蔬菜大棚,每到农历十月,市民们都要贮存白菜、萝卜、大葱等,埋在土里以备越冬。夏天有*瓜、豆角、辣椒、茄子、韭菜、苋菜及葱、蒜等。根据季节和上市情况,有啥吃啥。
年河南地区天旱无雨,秋苗干枯,庄稼绝收。次年春季又继续干旱,人食无粮,饿死的人近半,只好外出逃荒。人对饿怕极啦,就是好年景也是省着吃。有的在田边地头种点豆角、南瓜之类的大路菜,间或种点葱、蒜。春天有的到地里挖些野菜,如荠荠菜、面条棵、水萝卜棵等,上树捋些洋槐花、榆钱、柳穗,可以蒸着、拌着吃。调料有油、盐、酱、醋。抗战时期,盐也很紧张。平时很少吃油,只有炒菜时少舀一点涮涮锅底,以防粘锅。鸡蛋是家里喂的鸡自产的,但多是照顾老人、贵客、孕妇和小孩子的,平时很少食用。
如果家里突然来了贵客,抓一把芝麻,加上盐炒熟后用擀面杖擀碎,叫芝麻盐。烙几张白面薄饼,撒上芝麻盐,点几滴香油,卷着吃,特有面子。或者炸盘油馍头(郑州乡下叫“面桃”),配上“甜汤”,没有菜,吃起来也很有风味。或者客人来了,打个鸡蛋水,烙个“千层饼”,那也是很高的招待规格。
老郑州乡下人没有围坐一桌吃饭的习惯,男人们用粗瓷海碗,盛上满满的杂面条或稀粥,端到街上,夏天在门道或树荫下,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边吃边聊农事,拉家常。
5.郑州烩面
过去,郑州地区常以面食杂粮为主,日常吃食中面条一直是郑州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饭食。
郑州人常吃的面条花样繁多,从做法上有汤面条、捞面条、卤面条、炒面条、焖面条;有白面条、杂面条(如绿豆面条);形状上有宽如腰带的宽面条,有窄如韭菜的窄面条,还有菱形的面叶;稀稠上有清汤面、糊汤面之分;味道上有淡味、咸味、酸味、辣味等;从地域上有源自陕西、甘肃的拉面,有来自山西的饸饹面、刀削面和来自洛阳的浆面条等,林林总总,真是百吃百样。
郑州最早的烩面馆
郑州烩面始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兴于改革开放年代,
如今,郑州各种字号的烩面馆遍布大街小巷,如萧记、马记、杨氏、闪记、丰源……许多郑州人几天不吃烩面就心里想得慌,出差在外,回郑州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碗烩面。现在不少家庭主妇也掌握了在自家厨房里做烩面的技巧。
近年来,烩面已经走出了郑州,国内许多城市都有了郑州烩面馆。郑州的“红高粱”曾一度打入北京王府井,誓与洋快餐叫板。外地客人到了郑州,想尝尝郑州的特色小吃,首选就是烩面。不少烩面馆悬挂着名人莅临饭店的巨幅照片,借以宣传自己。
前不久我参加一次私人聚会,与郑州合记烩面的于老板坐在一起。我顺便问及合记烩面的来历,据他说,合记烩面可以说是烩面的鼻祖,其前身是陕西牛羊肉炒菜馆,坐落在二七塔西北角。年3月,李少卿等四人接管此店,更名“合记”。名厨师赵荣光在此长期掌勺,其擅长牛羊肉、鱼类菜肴的烹饪。后来专营羊肉烩面,改名为合记烩面馆。
谈起烩面是如何发明的,于老板说:赵荣光师傅喜欢吃面食,一天忙下来,人也疲惫,常把卖剩下的面拉成面片,加点羊肉汤烩烩,与徒弟们当作夜宵。赵师傅发现,剩下的面拉成面片更筋道,经肉汤烩过的面片的味道比面条的味道还要好.
后来,赵师傅潜心研究,不断改进,如和面里时放些盐碱,使面更筋道,加上羊肉汤、肥肉块,味道鲜美,营养搭配合理,经济实惠,因此,逐步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喜爱。
合记烩面的制作已形成了一个严格的操作规程。选上等鲜羊肉,羊肉与羊骨有一定比例,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大料。选用精白面粉,加入适量盐碱,兑水,和成软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长长的面片入锅,放上羊肉,配上*花菜、木耳和粉条等。上桌时附上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配食。合记烩面坚持一碗一锅,无论供应多么紧张也从不破例。郑州烩面成为一种集荤、素、汤、菜、饭于一体的传统小吃。
拉烩面的师傅
大碗烩面
于老板接着说:烩面兴起时,独此一家,食客众多。合记烩面馆每个月消耗的大白瓷碗和其他餐具,得用大卡车拉一整车。那时二七塔还是个木塔,上面装有电灯,又叫灯塔。塔的周围有许多席棚小饭馆和卖小吃的。以塔西北角坐北朝南的合记烩面馆生意最火。当时的合记烩面馆只有两间小房间,因此不少没座的顾客手捧着大白瓷碗,或蹲或站在大街上,用筷子挑起长长的烩面,大口吃面,大口喝汤,盛况空前。人们从此经过,老远就能闻到羊汤鲜美的香味。
后来合记烩面几经搬迁,并发展了不少分店,特别是位于人民路的滋补餐厅,经装修改造,店内装饰一新,而且除羊肉烩面外,又研制出鸡丝、三鲜等系列烩面,更是生意兴隆。年夏天,来自香港的魏贤之、梁安妮等老同学来郑州旅游,我特别选在这里招待,他们吃后赞不绝口。郑州这一小吃,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
郑州烩面现已演变成一种艺术表演,烩面师在食客面前拉面片时,面片在空中飞舞,令人眼花缭乱。在最近的一档电视节目中,拉面片的表演竟登上了舞台。现在,郑州烩面已经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武汉热干面等,成为“中国十大面”。郑州烩面享誉中原,遍及全国,准备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州烩面将不仅成为郑州的一张名片,而且成为中华美食的一张名片。
6.老郑州的茶馆、茶社
早年,老郑州的茶馆非常多,据老街坊们说:往日的茶馆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二荤馆、茶楼、茶棚,还有设在路边的茶摊。老郑州人爱喝茶。那年头,形形色色人物皆来光顾,旅行者歇歇脚,商人们谈生意,记者找新闻。悠闲的老人坐茶馆听说书、下棋、遛鸟,即便是达官显贵,当差完毕,换上便服,约朋友会客,茶馆也是好的去处。
书茶馆
郑州最早的同庆茶馆、天宝茶社、升平茶楼等集中在火车站附近。二十世纪30年代,老坟岗一带大小茶馆有几十家,著名的有聚仙、一品香、老贾、燕声等茶馆和周洪礼、盛友、马聚保、忠义、孙老七、马天章、李湘池、杨进才、文生等茶社。老坟岗的茶馆、茶社除备有茶水外,还请各路曲艺艺人在此说唱,有坠子、评书等。茶社多为席棚,面积小则六七十平方米,大则一百多平方米。一般都设有茶桌、条凳,讲究点的设有躺椅。茶社门口都写有醒目海报,上书艺人名字和当天所演出的书曲名目。
大茶馆以卖茶为主,但往往是五行八作手艺人的活动据点。不同行当的人往往守住某个茶社,喝茶等客。若找手艺人干活儿,到茶社准能找到。后来,有些大茶馆为吸引茶客,备有酒菜,品茶后还可小酌,发展成为二荤馆。
书茶馆和棋茶馆的格局与大茶馆不同。书茶馆上午接待茶客,下午和晚上请说书的、唱大鼓的来此说唱,茶客们边听书边喝茶,以增雅趣。棋茶社里面尽是棋桌,进去后静悄悄,茶客有的交锋对弈,有的居旁观棋,屋里一片寂静,只听棋子落盘声。
清茶馆以卖茶水为主。茶客中有些经纪人,他们是每晨必到,把这里当作交易市场。他们是房屋租赁的中间人,到处打听谁家有房屋买卖或谁家欲租赁房屋,趁品茶之机进行“交易”,如能介绍成功一笔生意,可从中提取一定的佣金。
当年在西一街北头还有一家得意茶楼,那是养鸟人的聚会处。每天清晨天刚亮,养鸟人便拎着鸟笼到茶楼来“冲鸟”,楼上窗台前挂满了各式鸟笼。阳光初上,鸟声啁啾,茶楼变成了养鸟人的俱乐部。
茶馆的堂倌都是训练有素的,不唯应承周到,且技艺纯熟。他们往往右手执大铜壶一把,随时应喏茶客的召唤,人到壶到,在桌边对准茶碗倾倒开水,只见壶嘴猛一向下,再一抬头,茶碗刚好九成满,从无一滴水洒落或四溅。
铁路通车后,郑州辟为商埠,几条商业街衢和火车站附近的茶摊、茶社、茶棚、茶馆就更多了,家家茶客济济,“请坐、看茶”“三碗花茶,一碗清茶”,招呼声和茶碗叮当声不绝于耳。当时喝茶有包桌喝“花茶”的,所谓花茶,不是指茶的种类,而是请客的主人请来一些打扮入时的女子们,陪茶说笑聊天。也有品茗闲坐休息的,客人来晚了还排不上座。
年以后,郑州大茶馆、茶楼逐渐减少。大街小巷摆摊设点卖大碗茶,喝上一碗清凉的“大碗茶”,省钱解渴。
三、旧时郑州人的房屋
郑州南大街和东大街西头,有不少深宅大院,那都是官宦之家的宅子。这些大宅都建有大门楼、两进或三进,房上有五脊六兽,大门楼上挂有“文魁”“武魁”或“大夫第”等横额,如东大街上的沙家、魏家、陈家等。如南大街的殷家大院、刘家大院、陈家大院,都是一家一胡同,房屋式样各异。这些房屋格局非常讲究,多为楼房,但窗户很小,屋内光线差。但凡有大玻璃窗的人家,多为民国年间的富商豪绅盖的新式住宅,大都仍为青砖黛瓦,极少有钢筋水泥结构。郑州近代沦落为一个小城市,基础较差。京汉铁路、陇海铁路修通带来了繁荣,但最繁华的德化街、大同路的临街门面大都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框架结构的门面房少之又少。有不少商家讲排场,本来为一层平房或两层楼房,但特地将临街墙垒得高出一层,并装上假窗户,充当三层门面房。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与沪、京、津大城市相比差之千里,就是与开封马道街、鼓楼街、书店街相比,也差距甚远。当时郑州的临街房屋建设赶不上郑州的快速发展,为了应急,搭棚业应运而生,流行开来。长春路(现二七路)两旁的门面房前,大都搭建了一排席棚。特别是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州繁华一时,老坟岗一带迅速修建了席棚余间,入住各种店铺多户,郑州的戏院、电影院,除大光明电影院为砖木结构外,其余均为席棚建筑。这也得益于郑州地区种高粱,*河滩盛产芦苇,用此二种原材料搭席棚,建筑成本低,建得快。年前,从事搭棚这一行的工人很多,大都是无文化的体力劳动者,人叫“棚匠”。搭棚技术主要是系绳扣,熟练工扣的绳扣既简便,又结实。搭棚工匠胆大、手脚麻利、会攀高,横三竖四,捆绑牢固,但是作业时没有任何安全保障,上架子摔伤的事时有发生。郑州解放后,迎来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当时没有足够的钢管脚手架,这些搭棚工匠派上了大用场。旧时农村房屋大部分是土墙,是用土掺麦秸和成泥,一层层垛起来,或用泥垛成土坯垒起来。比较讲究的人家用砖垒几层基脚,再向上面垜泥墙,或在门和窗户周围用砖镶上一圈灰砖。一般富户人家的墙壁也不是全用砖垒,不少是“里生外熟”,即外面用砖,里面用坯。前后墙用砖垒几层根脚,门窗镶砖,两侧山墙垒成“里生外熟”,此类房比较经得起风吹雨打。老郑州农村盖房用砖少,一是因为贫穷买不起,二是当地没烧砖的煤。要买砖就得到荥阳、密县窑上去拉。用过去那种套上三个大骡子的马车,一车只能拉三百多块砖,起早搭*昏一天才能拉一趟。盖三间房需要一万多块砖,得拉多少次,钱和运输是个大问题,所以旧时农村砖瓦房少,建楼房的更少。过去郑州乡下的房全都起脊,屋顶是三角形,三间房有四架梁,也有用两架梁的。檩条多五路(顶上一路,两坡各两路)。钉罢椽后,上面铺一层用高粱秆织的箔,然后再粘上一层层麦草,脊上和两头抹上泥巴即成。盖砖瓦房要求樑、椽木材要坚实一些,砖瓦都是灰蓝色的,室内的墙面大都用泥抹平,比较讲究的人家上面再抹一层白石灰。地面多是土地,富裕人家铺上一层砖,就叫砖盘地。旧时,在郑州郊区农村有好多处明清民宅建筑。大门楼,青砖黛瓦的四合院,多为官宦家族或富户人家的老宅院。特殊境遇而保存下来的东史马古民宅,以及修筑北四环时为古民宅绕道得以保留下来的弓庄古民宅,留住了老郑州人的农村古民宅的记忆。
旧时农村草房
旧时农村瓦房
四、老郑州人的出行
1.牛车、马拉轿车
旧时交通工具落后,出门赶会、走亲戚一般都是靠步行。过去农村道路都是土路,旱天虚土埋脚脖,刮风飞沙难睁眼,雨天泥泞路难行。在乡下,媳妇回娘家,男的背着孩子,女的提着小包袱在后面跟着,如果两口并行,常被人笑话。
牛车
马拉轿车是有钱人家和城市人的交通工具。
马拉轿车
旧时农村几乎家家一辆独轮木推车,推车下地送肥、赶集、运货、送媳妇走亲戚,十分方便。驾独轮车是个技术活,要小车不倒,全靠推车人身体和腿左右摆动,保持平衡,所以老郑州人有句谚语:“推小车,不用学,只要屁股扭得活。”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套上两轮牛车,因为没有轴承,走得很慢,在车子轴上镶上铁,上点油,赶车要不停地敲击牛屁股。道路上有车轮碾压的两道深深的车辙,高低不平。
2.骑毛驴
殷实人家,家里养驴,平时拉磨碾米、搬运物品。媳妇回娘家,把花褥子搭在驴背上,年轻的媳妇坐在褥套上面,一条腿盘着,一条腿垂着,丈夫在后面跟着,新媳妇骑毛驴随着小驴的一颠一伏前后摆动,赏心悦目,田里劳作的人,都会停下手中的活,品头论足。
赶毛驴
毛驴性情温顺,是一种理想的代步工具,适于载客驮人。旧时,乡下人进城或城里人下乡,有钱人家都爱选择骑毛驴,因此,旧时郑州四关一带有不少靠赶毛驴为生的人。赶驴的人叫赶脚人,小毛驴戴上嚼子,备上鞍垫、脚蹬,驴脖子上系个铃铛,走起来“叮当”作响,十分悦耳。赶脚人站在交通路口等活,按路程论价,一般是以当天能来回为限。“赶脚”是个苦活儿,人手持小皮鞭,平路上跟在驴后面一路小跑,遇上过沟跨坎,路滑坡陡,赶脚人要牵住缰绳,小心伺候,以防客人滑落。赶脚人大都从小与驴打交道,了解驴的秉性,代步的驴都被骟过,温顺,好使唤,不撂蹄子,骑上驴要放松,一般都很安全。
每逢春节,东大街上就会聚集许多赶毛驴的乡下人。孩子们拿出点压岁钱,骑上毛驴,到老坟岗转一圈,那是非常快活的事。
3.轿子
听老人讲,清朝末期,轿子也是郑州常见的交通工具。由于坐轿子的人身份不同,分二人抬、三人抬、四人抬,谓之小轿,八人以上抬的轿子称为八抬大轿。郑州的轿子在种类上分为非营业轿子与营业轿子。非营业轿子主要有官轿、私人轿、喜轿(又叫花轿)。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地方官员出行都乘坐官轿,知县乘坐的是四人抬的红漆黑顶蓝呢轿子。一般的官员和乡绅出行,坐两人抬的蓝呢轿。医生出诊行医坐的是三个人抬的轿子。所谓三个人,其实只有两个人抬,另一个人做替肩,因为行医轿子都是来去匆匆。有些不良医者,抬着空轿子在街上来回跑,假装求其诊病的人多。
四抬大轿
女人坐的私人轿子精致小巧,很有特色,轿帘较为讲究。新娘坐的轿子叫花轿,一般轿子四周装饰有各种花鸟图案,轿子四面要外套花轿衣,门挂绣有“双喜”“福禄鸳鸯”等吉祥图案的轿帘。办丧事用轿叫丧轿,顶上蒙着白布,服孝重的全蒙,轻的半蒙。
营业轿子是两人抬的轻便公共租赁轿子,较为简陋。民国初年,在郑州的繁闹街头、火车站附近总是停着不少公共轿子兜揽生意。乘坐者有旅客、商人、老弱病人等,也有来郑坐轿子观光的外地人。这类轿子的轿费依路程远近面议。
过去官绅富商等上层人物的轿子,是为了炫耀身份,一般老百姓是坐不起的。县官出门坐轿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官僚特权。这种特权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年8月,河南省主席冯玉祥公开宣布:“县长外出,不论因公因私,一律不准坐轿。”
迎亲花轿都是租赁的,去迎亲时不能空轿,要选一个男孩子压轿,称为“压轿孩”。那是件好事,不仅可以享受一下坐轿子的滋味,下轿时还有红包。后来,拉洋车(又叫*包车)替代了轿子,轿子越来越少了,年后才被彻底淘汰。
4.拉洋车
民国年间,郑州开始有了“洋车”,因为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又叫“东洋车”,上海人叫“*包车”,郑州人也有叫*包车的。拉车的车夫一般叫拉洋车的。
拉洋车
拉洋车的人大都是来自农村的壮汉,当时郑州街道窄,路不平,拉洋车的人一路小跑,一边高喊“借光”“借光”请人让道。有的拉洋车的在车把上装一个带有铜舌簧的橡皮球囊,按动皮球囊冲响舌簧,发出声响,提醒路人们注意。车上有活动布篷,雨雪或夏天,展开车篷,可遮挡风雪免日晒雨淋。坐车的人身体要放松,并向后靠,使重心后移,这样拉车人的车把轻,省力、跑得更快。特别是替人拉包月的车,车停在人家大门口,拉车人将车擦拭得光光亮亮干干净净,随时听用。从车行租来的车子一般设备差。年郑州尚有辆,以后坐车的人越来越少,慢慢地被脚踏三轮车取代,拉洋车这个行当在郑州就慢慢消失了。
5.自行车
据说老郑州街头年才开始有自行车(人称洋车),当初骑行者多是修筑京汉、汴洛铁路的外国人及外国传教士。
“自行车大*”
民国年间,郑州辟为商埠后,四方商贾云集,人流增加,自行车随之多了起来。同时还应运而生了经销、维修自行车的行业。据业内人士说,年,开封商人李宪章来郑在福寿街开设“义盛祥五金号”,开始经营进口自行车,货是从上海洋行订购的。年,李茂生在大同路东段开“一步云车行”,经营自行车专用零件,后来又搞起组装整车出售业务。大同路东头出现了一家专门修理自行车的“同昌号”修车铺。
自行车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早期我国不会制造,进口货价格昂贵,直到二十世纪40年代还没有兴盛起来。到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自行车开始普及,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人们出行多是骑自行车,自行车成了最理想的代步工具。但是,当时买自行车要工业票,几家才能凑够,好不容易买辆自行车,爷爷骑了爸爸骑,爸爸骑了孙子骑,恨不得能传几辈人。
那会儿自行车还没有普及,修车网点少。老郑州自行车修车铺门市虽然不大,修车的师傅技术过硬。一般修车门市打气、换气门芯不掏钱,补带“拿龙”只要一二角钱,为的是拦回头客。后来,自行车得到了普及,我国成为自行车“王国”。买新车的、更换过时车的多了起来,而被淘汰的旧车又舍不得扔掉,一户人家有两三辆自行车的不稀奇。
自行车多了,修车成了热门行当,但凡经常跟钳子、扳手、改锥打交道的,鼓捣自行车并不是件难事。
有些工厂的工人把修自行车当做捞“外快”的一条路子。带上工具,弄盆水,一个气筒,往路边上一摆,一个晚上不愁挣个十块八块的,所以路边修车成了“香饽饽”。
现在流行电动车,电动车速度快、不费力,几乎替代了自行车。高档山地车、驴友车价钱不菲,是供旅游和健身用的。近年来,共享单车的兴起,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短途出行。家用自行车大为减少,往日风光已不复存在。6.首批公交车清末民初,郑州从郡、州沦为县城,郑州城池比起多年前的商都也大不了多少。后来,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会,带动了郑州火车站一带的繁荣,老城墙西门外出现了一些新街道。但是也仅限火车站以东地区,火车站铁路以西仍然是乡村。郑州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依靠*包车、手推独轮车、畜力木轮车和脚驴等,后来又出现了脚蹬三轮车载人运货。
年之后,特别是年省会迁至郑州,以及不少中学校迁往北郊,老城以北形成了新的行*区、文化区。“一五”计划时期,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郑州铁路以西发展成了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城市框架迅速扩大,公共交通发展提到了议事日程。
年郑州开通时的首辆公交车
年郑州一高搬迁至老城北部的文化区,我们周末回城需步行两三个小时的乡间小路。从老城区到西郊的纺织厂,要从铭功路、经二道街,通过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两个闸口,才能穿过火车站到铁路以西地区。碰上机车调度,只得耐心等候,往返西区来回一趟要花大半天时间。
年2月1日,当郑州有史以来第一位公交驾驶员周祥师傅,驾驶第一台公交车,从二七广场始发站开出时全市人民欢呼雀跃。当时第一辆公交车只能乘坐31人,实际上是中型货车改造的。年下半年,郑州公交汽车公司从西华*泛区农场调来了一部美国六轮道奇T汽油货车(大家叫它“大鼻子”),后该车送交武汉中南汽车厂,花4元改装成单机客车开始运营。
随着郑州城市的发展,城市框架的扩大,公共交通提到了议事日程。
年5月19日成立了郑州公交公司,当时仅有17名职工,6部改装车,首先开通了火车站至国棉一厂的1路公交汽车,线路长95公里,站位9个,配客车两辆。
后来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油料缺乏,再加上十年动乱,公交事业发展缓慢。
公交刚开通时,班次少,误了这班车就要等许久。有一次我到西郊同学家玩,回老城时,紧赶慢赶还是看着车子开走了,若等下趟车要一两个小时,徒步走回老城,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
随着上跨京汉、陇海铁路的金水路高阳桥、中原路、陇海路地下道修通,年郑州电车通车,方便了市民出行。现在郑州公交公司车辆已增至辆,运营线路0多公里。多条地铁陆续通车。公交车四通八达辐射到城市的各个角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乘车,大大方便了郑州市民的出行。
注:本文摘自史金腾著《记忆中的老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年12月第一版(需购书请联系编辑)
◆「郑州故事」史金腾‖过去的郑州叫郑县
◆史金腾‖东大街上的老宅院
◆史金腾‖瓦屋里村度暑假
◆史金腾‖老坟岗
◆史金腾‖塔湾庙会
◆史金腾‖旧时剧场
◆史金腾‖旧时商贩们的叫卖声
◆史金腾‖老郑州人理发、洗澡
◆史金腾‖旧时郑州的“洋油灯”“洋火”
◆史金腾‖郑州解放
◆史金腾‖郑州蝶变
◆史金腾‖童年趣事六则
◆史金腾‖老郑州早期的小学
◆史金腾‖追忆“郑州第一初级中学”(现郑州二中)的老师和同学
◆史金腾‖郑州一高陈德昌校长
◆史金腾‖同学少年
◆史金腾‖郑州旧事之一
◆史金腾‖史金腾‖塔湾的硝滩、积水坑
◆史金腾‖郑州花园口
◆史金腾‖我的姥姥家
作者简介
史金腾,男,年2月生,郑州市人,主任医师,年同济医学院毕业,从医56年,曾任医院院长。年调回郑州故里,医院外科主任,退休后任郑州市二七生殖健康研究所长,*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文学爱好者,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记忆中的老郑州》等多部文学作品和医学科普作品。本期编辑:文妹《郑州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