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昌黎年味做完这些ldquo必做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6562617.html

昌黎文化旅游祝您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终于要来临了

距离放假还有2天!

没有错

花钱如扯纸的日子也已经到来了

辛辛苦苦攒一年

过年回到“解放前”

必做六:千子焖子

必做五:除尘对联窗花

炸千子和剁焖子,是我大昌黎独有的美食,因其工艺独特,质优味美,深受广大人民喜欢。

小时候,物质条件并不发达,但在过年的时候,无论多么贫困的家庭,都会割上几斤肉,到了大年二十九这天“捞桌”。买上几张上好的粉各子,肉馅跺碎办好佐料,用粉各子包裹起来,过油一炸,千子就熟了,家家都会炸上那么一盆,留着过年来人待客的吃。再煮上一大锅肉,这煮肉的肉汤就被昌黎的人民善加利用,配以“粉面子”,五花肉丁,各种佐料,可以通过跺、炒、蒸等方面做成焖子,等吃的时候,煎、炒、炸、蒸多种吃法。

昌黎的各大饭店也都有千子、焖子,平时招待外地来客,我比较喜欢到饭店去,点上这两种菜品,让客人品尝,蒸、煎、炒、炸承受着客人的不同口味儿。在昌黎,过年拜访亲友,请客待客的餐桌上,唯这两道美食是家家户户多年不变,又百吃不厌的。

小时候,家是农村,北方人的家都有大锅土灶,每年腊月二十八九,妈妈蒸焖子的时候,我也会跟个小大人一样,拎着烧火棍儿帮着烧火。妈妈用煮完肉的肉汤,先将“粉面子”凉水调成糊状,再将肉汤倒入其中,加上一些简单的佐料,就上大锅开始蒸,这就是蒸焖子。也听人说,真正的传统手艺昌黎焖子,叫“跺焖子”。

今年有幸,看到了孙晓明阿姨的老手艺——跺焖子,大家看看与你们家的做法是否一样吧!

剁焖子

图文/金丽彬

在我的家乡昌黎县大蒲河镇*土湾村,每逢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做焖子。劳作了一年的农民开始杀鸡宰猪,煮肉熬汤,用浓浓的肉汤冲出几旋子焖子,留作过年餐桌上的佳肴,或是作为馈赠亲友的好礼。那时在村里的街道漫步,会望见屋顶烟囱升起的袅袅炊烟和从房门冒出的腾腾蒸汽,空气中似乎都弥散着丝丝的香气。我母亲是做焖子的好手,从小我就看着她做焖子,眼巴巴的等着起锅的那一刻!

▲孙晓明阿姨的老手艺——“剁焖子”

做焖子,我们农村也称作“剁焖子”,为什么这么叫,至今我也没想明白,大概是因为焖子里面剁入了猪肉大葱生姜的缘故吧。焖子的配料其实很简单,主要是甘薯淀粉、猪肉及葱姜蒜、酱油等调料。料虽然简单,可做法极为关键。首先取一定量的淀粉,然后剁肉,剁到饺子馅的程度,最后把它们和葱姜蒜末、花椒大料混合在一起,用凉水或者温水和到浆状待用。

▲孙晓明阿姨的老手艺——“剁焖子”

剁焖子有一项重要的要素,就是肉汤,这也是为什么物资匮乏年代里大家平常不做焖子,而只在春节做焖子的原因,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农民才有条件买肉、有心情慢慢地熬一大锅肉汤,久而久之,春节剁焖子就成了一项习俗。

▲孙晓明阿姨的老手艺——“剁焖子”

我还记得那时候,猪肉或骨头煮熟,妈妈先盛出来,然后把已备好的糊状物端到锅边,用滚开的肉汤沥啦进淀粉肉浆中,并使木铲徐徐顺时针搅拌,边浇边搅,等拌匀了,就成了糊状。这时候汤一定温度适中,不能凉也不能热,凉了冲不熟,热了就过劲儿了;不熟的结果焖子起锅时就会飘,也就是肉和淀粉不能充分均匀地融合;热过劲儿了的话,蒸出来反而会夹生,吃起来口感差,不劲道;所以这道工序非常重要。最后把调匀的糊状物倒入旋子——一种专门用来剁焖子的平底瓦盆,然后,妈妈会在上面甩上鱼鳞状的鸡蛋花,俗称“拉花”。然后盖上锅盖蒸制约半个小时,就差不多熟了。剁成功的焖子呈酱油红色,透明干净,鸡蛋花**的,非常漂亮,吃起来筋道软糯,回味无穷。

▲孙晓明阿姨做好的“拉花”焖子

焖子除了刚出锅时好吃外,还能煎着吃、熬白菜吃、蒸着吃、涮着吃。北方的冬天很冷,焖子很快会凉下来,淀粉也会回生,由于自带盐分,所以能放很长时间。下次吃的时候,就从旋子里切一块,然后根据煎、熬、蒸等需要再切成片或者块。我家过年待客总是蒸一盘焖子,老人孩子都极其喜欢。临走的时候,妈妈还会为舅舅、姨、表兄表姐或者其他长辈带一些回去,让亲情的味道在亲戚们中间传得更久一些。

▲孙晓明阿姨做的“拉花”焖子

欢迎明天继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