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杏花烟雨的江南,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徘徊于幽长的巷道,一身素净典雅的旗袍,好像这样的意境才配油纸伞。
擎一把油纸伞,在烟雨江南,袅袅而去
如果没有从云南的东部来到西部边陲,我永远都觉得这才是最美的。因为在东部的曲靖市,我们没有筒裙的概念,对傣族文化也只限于美妙的葫芦丝乐声,婀娜的孔雀舞姿,油纸伞好像与傣族没有任何的联系。
见天地万物,方知自身渺小。傣家儿女是一个崇尚佛祖的民族,就连油纸伞这一引以为豪的传统手工艺也打上鲜明的烙印。相传过去佛祖巡游,行至傣家,见傣族人们于山林间筚路蓝缕,每逢阴雨无处躲避的困苦,便教傣族人们如何制伞。
如此绕有寓意的传说,体现着傣族人们对佛祖的崇拜与敬意。强大的精神力量,自然的与日常生活的每一物联系在一起,物不止于为生活所用,还承载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多义性符号,体现着创作者思想与灵魂的映照,同时也成为人与神沟通的媒介,通过它,人们可以沟通天地,对话人生。
傣家油纸伞简素古朴,没有多余的雕琢与修饰,以*,白二色为主。老人们说,白色代表做人的清清白白,*色代表佛光普照。傣族制伞匠们一直保持这样的古训,在质量上,每把伞可以开合上千次,多次使用也不会损毁,实属上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傣族油纸伞无可奈何的退出了日常使用的领域,专注于宗教信仰的一隅。每年傣家举行赕佛仪式时,每家都要携带一把油纸伞,在祭祀完毕时,佛爷和信众会精心打理一番,为纸伞披上彩色的薄纱,绘上孔雀,凤凰等吉祥如意的图案,再在伞上绑上精美的吊饰,然后将之挂在佛堂两侧的大梁上。如此,一把简朴的油纸伞,承载人们的虔诚与敬意,成为了礼佛之礼器。
当然,傣族人们的油纸伞不仅虔诚于佛祖,对“美”也有着无限的修饰。纤腰曼妙,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让人见之倾心。那一袭筒裙,那一朵鸡蛋花,天然的有一种玲珑妩媚。加之一把油纸伞的衬托,更有一种婉约典雅的气质。
同样一把油纸伞,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显现出不同的美感,但我们都感知得到其中蕴含的优美,和谐。文明的传播,让我们见识天地万物,其内涵的蔓延与展现,即使是山川异域,仍能感知同处一片天空之下。
天上的绮霞绚烂迷目,映照着大地之上的油纸伞,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时代如何的前进,天空中的绮霞仍会流光溢彩,而那一把朴实无华的油纸伞,也如同天空中的绮霞,永远的绚烂,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