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国校长在201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上的讲话
9月是学校充满希望的季节。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中国科大,为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1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对同学们成为中国科大大家庭的一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你们即将在科大开始新的人生阶段,在导师的指导与培养下,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最大区别是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同时需要自主承担更多的责任与结果。你们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作为80后,你们成长于中国市场经济的成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你们提供了独特的成长环境,使你们更富于个性与自信。
前几天,当我在校园里经过绿树掩映中的老一辈科学家塑像时,我想到,一所大学不断地产生新的知识和思想,送走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精英,同时也积累和传承着属于这所大学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传统。正是这些科大的创立者铸就了科大“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精神与文化。今天是大家的新生入学教育,我就以一位学长和导师的身份与大家分享几个关于科大人的故事,和同学们一起从中体会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希望能够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一是努力学习,报效祖国。郭永怀先生是我校的创立者之一,曾任我校化学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郭永怀先生于1956年放弃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职位回国,60年代初参与了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后因飞机失事而不幸罹难,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直到最后一刻他还努力保全了实验资料。终生与科大相伴相守的钱临照先生在抗战爆发后从英国返回战乱的祖国,孤身一人将北平研究院物理所的仪器设备从已沦陷的北平辗转运到昆明。钱临照先生不仅自己爱国,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他生前经常给留学海外的科大学子写信,希望他们能够回国参加工作,报效祖国,并且在信中盖上“月是故乡明”的印章。
这两位前辈一生热爱祖国,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参与我校创办的老一辈科学家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正如国家领导人在科大50周年校庆时所给予的高度评价一样:“科大的历史是一部爱国史、奋斗史和创业史。”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型国家是我们通向未来的唯一选择。今年,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人才、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10年后,你们将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希望大家努力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发扬科大“科教报国”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和工作,无愧于时代对大家的期望和要求。
二是志存高远,勇于创新。“文革”后的中国百废待兴,何多慧院士等20多名当时年仅30岁出头的年轻教师,在1977年的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议上提出了建设世界先进的同步辐射光源的大胆设想,并发扬科大“开拓进取、勇夺第一”的精神,最终克服了经济和科研条件上的种种困难,建起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同国内其他名校相比,我校办学时间不长,只有52年,并几经坎坷,办学条件并不是最优越的,经费总量不高,校园面积也不大,但我们始终坚持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以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享誉海内外。自2003年以来,我校连续七年都有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SCI论文篇均引用率、高水平论文发表等方面也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在今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佳大学的全球排名中,我校自然和物质科学学科位列世界第50名,工程与信息技术学科位列世界第59名。同学们,青年时期是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的阶段,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是在青年时代取得了一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做研究一定要有创新,不仅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学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注重在学术实践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发扬科大“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既要敢于好高骛远,又要善于实事求是,在思考中成长,在实践中创新。
三是坚持不懈、厚积薄发。陈仙辉教授是我校培养的博士,他在读研究生时选择了高温超导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20多年一直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他带领的研究小组在2008年发现了一类新型超导体——铁基化合物超导体,其临界温度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并被Science杂志评为200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甘于寂寞”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品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不会总伴着鲜花和掌声。只有平心静气地做事,科研上的创新才会水到渠成。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和学术界的风气比较浮躁的情况下,同学们尤其要发扬科大“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持之以恒,厚积薄发。虽然在座的很多同学,将来可能从事科学研究以外的职业,但是我相信,一生中有几年潜心于学习和研究,致力于探索未知,这样的经历将会是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也会有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些人和事塑造了科大的精神,形成了科大的文化,又被一代又一代的科大人传承和发扬。同学们进入了中国科大,也自然肩负起传承科大精神与文化的重任。
同学们,学校为大家提供了开放的学习与实验平台,提供贴近世界科技前沿的训练与实践,也尽量提供与世界一流高校和学术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机会。研究生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得的年度科技进展和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中,都有研究生的参与。1999-2010年我校共有34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博士论文入选比例居全国高校前列。我校研究生在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和安徽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比例也是最高的。可以说,研究生已经成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支生力*。我们将尽一切所能为同学们提供创新的土壤与氛围,希望大家能珍惜这几年的学习时间,将创新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将学习变成生命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同的追求导致不同的境界。我校首任校长郭沫若先生有句词,“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你们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生涯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学历,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而是要让自己的生活更精彩、生命更有价值。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安心学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自己的硕士和博士论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