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碗可咸可甜的温州索面纱面素面,有质
TUhjnbcbe - 2025/2/28 19:37:00
FOODEATLIVE

有盐君为你推荐温州那些曾被你捧在手心里的热乎乎的美食。

纱面汤(tuo)

一碗素面清净但不寡淡

十一长假去探望月子里的产妇,主人家问“纱面汤(tuo)”吃咸还是甜?随后给有盐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姜酒素面,姜酒实为姜油,用老姜、土法红糖和菜籽油加黄酒熬制,鸡蛋会选用本地蛋而且每碗两个还得用菜籽油煎荷,我看另外的咸味纱面汤会加黄酒、加入翻炒好的香菇肉丝浇头、虾仁、香菇和鸡蛋

温州style的秋日-传统又温暖

像有盐君这样的人,在温州应该很受店家欢迎的。一碗素面,吃个底朝天,还要求加蛋,不过怕胆固醇高只敢消灭蛋白。

细如银丝,洁白柔韧-温州索面-口感特点

味冷而清,细腻爽滑,唇齿留香

素面的面条十分独特,虽然如棉线般细长,却十分有韧劲。

温州人喜欢用花雕酒做汤煮素面,配以小虾皮、香菇丝、鸡蛋等佐料,与大葱、生姜,或者最简单的开水一滚加点酒加点猪油就可以吃了无需其他调味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面端上来时,香醇浓郁的米酒味扑面而来,闻之欲醉。

如果喜欢吃甜味的,煮或煎一两个鸡蛋,放入红糖姜汤中,素面在滚水中打个滚,关火马上夹到碗里,就可以开吃

秋天正是做素面的好时节

两头黑-起早贪黑,道尽贡面制作的艰辛。

素面都是纯手工加工,一大坨面团经过揉粉、开条、打条、上筷、上架、拉面、盘面等10多道工序,逐步做成白如银、细如丝的贡面,手法令人眼花缭乱,让人觉得拉面师傅的手艺在他们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细如丝的纱面

当金色的阳光透过薄云,丝丝缕缕地洒落下来时,农户们便扛出插满面筷子的面条架,然后依次用暗劲拉扯,数百双面筷子上手指般粗的面条顷刻形成精细均匀的丝面,数米长的“万千银丝”迎微风飘拂而不断,犹如一幅幅精致的工艺品,做成后被交叠成“8”字形,因此又称“8”字面

晒面需要晴天,一般清早六点起晒,十点左右就收面了。如果面晒得太干,过于干脆就不容易整形。

用九蒸九晒的老姜,初秋伊始,为家人煮纱面,甜的,咸的,一直不断变换到春天,暖胃暖心。

又称“长寿面”的温州索面-历史

温州素面,又称“长寿面”,营养易消化,在农村,过去人们走亲访友、弄璋、弄瓦、添丁、婚嫁、老人祝寿之喜,一概离不了素面。这种面是必选的宴客主食。

从揉面到挂面全靠原始的手工制作

索面作为一种带盐的挂面,起源于中国汉代的索饼,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面条古称汤饼。《缃素杂记·汤饼》:“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汤饼又叫“托”,其意是一手托着面,一手往锅里撕片。到了唐代,直接用刀切,故此时汤饼又名为“不托”。宋代称面条为“索饼”、“索面”、“湿面”。

在温州,素面已经流传了多年。瓯越山水的柔情,似乎都已被融化在那一碗喷香的素面中。或许就在那青石流水的古村街巷,阳光下千尺素面如雪。或许就在读书的那个饥饿的夜晚,母亲开灶火端一碗滚烫的面汤。

细腻爽滑的温州素面-食谱

材料:紫菜、虾皮、猪油少许,一握素面调料:盐,鸡精,葱花,料酒适量。

工具:漏勺,锅铲、汤碗

做法:

将所有调料放入大碗,冲入滚水。锅里加水烧开,放入素面煮熟捞出放入碗里拌匀再加入一勺猪油拌匀即可

细腻爽滑的温州素面

小窍门

煮面软硬火候的控制,全凭经验因为素面本身含盐,所以加盐只要一丢丢就好

美味是每一座城市的记忆,说起温州的美食,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是传统的糯米饭?细腻绵软的猪油糕?还是酥松脆甜的灯盏糕?

更多美食制作技巧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碗可咸可甜的温州索面纱面素面,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