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初步统计,白茶的冲泡方式,有三类。
常见的方式,是用白瓷盖碗冲泡。
盖碗冲泡的好处,不胜枚举,诸如:不吸香、不吸味、方便出汤、容易清洗,以及价格经济实惠。
用白瓷盖碗冲泡白茶,多数是冲着感受白茶最原始的香气与滋味去的。
一方小小的茶盘,一个公道杯,一盏白瓷盖碗,一个品茗杯,一壶烧沸的山泉水,5克白茶,环壁注水,快速出汤……须臾间,鲜香醇爽的白茶,展现地淋漓尽致。
创新、探索是人类的天性。
除去盖碗泡茶,白茶的冲泡方式,还多了玻璃杯冲泡,以及煮茶。
盖碗、玻璃杯、煮茶壶,在这三种茶器的辅助下,我们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白茶风味。
但这三种冲泡方式,又该如何使用?
一如茶友所问:“白茶是不是先用盖碗冲泡,然后再煮?”
白茶的正确打开方式,究竟是什么?
《2》
要讨论白茶的冲泡方式,我们首先要了解手中的白茶,它有何特点。量体裁衣,才能让手中的白茶香气与滋味,发挥到最大值。
什么因素,会影响到白茶冲泡方式的选择?
产区?工艺?形态?年份?
……
这些外在因素,最能左右冲泡方式选择的,是年份。
根据白茶存放的时间长短,白茶可粗略分为三大类。
一是陈化不满一年的新白茶,二是陈化1-2年的陈年白茶,三是陈化不低于三年的老白茶。
不同年份的白茶,它们的个性不同。
新白茶,它的最大特色,是鲜爽,花香馥郁,汤水清润。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不揉不捻不炒的白茶,它在新茶阶段,拥有极为丰富的茶多酚与咖啡碱,及其他物质。
其中茶多酚与咖啡碱的存在,直接影响冲泡手法的选择。
在冲泡新白茶时,我们就要学会利用手中的茶器,有效控制茶多酚与咖啡碱的释放速度,从而避免汤水出现浓烈的苦味与涩味。
而陈年白茶,物质变化悄然有序进行。
陈化了1-2年,茶多酚渐渐与空气中微弱的氧分子进行接触,从而形成络合物,逐步被络合物包裹的茶多酚,渐渐的让茶汤不易出现强烈的涩感。
涩感不容易出现,冲泡方式便可以稍稍放宽些,少了几分锱铢必较。
至于老白茶,它的年份更老,茶多酚与咖啡碱的含量,较新白茶与陈白茶少,故而它的冲泡方式,有更多可能性。
因势利导,不同年份的白茶,该如何冲泡,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感受到白茶的鲜香醇爽?
《3》
新白茶,适合泡着喝!
新白茶的特点,是鲜爽,花香丰富,汤水清润。
要体会到白茶的这些鲜爽与花香,离不开质地洁白的盖碗。是的,新白茶冲泡,首推白瓷盖碗,而非玻璃杯。
光滑透明的那层白釉,能让白茶的香气极好地吸附在上头,并且随着杯盖温度的变化,香气还具有层次感。
此时,如穹顶般结构的杯盖,就成了闻香的最好选择。
譬如,最近的新宠寒露茶,用盖碗冲泡,就能感受到杯盖上那细腻的香气,是云南的傣族姑娘,在耳鬓上别着的那朵黄白相间的鸡蛋花香气。
稍稍冷一些,花香又多了几分甜意,似槐花蜜,又似桂花蜜。
桂馥兰馨般,香气不曾停歇。
就冲着盖碗冲泡能闻到这么多层次的香气,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它。
并且,用盖碗冲泡新白茶,还很简单,操作几遍就能上手。
第一步:挑选盖碗
选择一款不烫手,容量为毫升左右的白瓷盖碗。
“不烫手”、“毫升左右”、“白瓷”这几个因素,要圈重点,它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冲泡。
选对盖碗,才能实现快出水,从而体会到白茶最纯正的香气与滋味。
第二步:烫壶温杯
正式冲泡前,要将盖碗烫洗一遍。经过沸水烫洗的盖碗,会带有一定的温度。盖碗上残留的温度,方便我们闻干茶香。
第三步:称茶
选择毫升左右的白瓷盖碗,搭配5克白茶。最好的做法,是用家庭克秤精准称量,避免投茶量不准确,影响白茶的风味。
第四步:注水
山泉水、纯净水、矿泉水等,烧至沸腾状态。水沸腾后,即刻冲泡。
以环壁的方式注入沸水,在环壁的过程中,能让大部分的茶叶接触到沸水,释放内在物质。
第五步:出汤
环壁注入沸水后,马上合盖,短期盖碗,出汤。
出汤的速度,要足够快,若是要精确到具体时间——从注水到大量的汤水倒出,控制在8秒左右。
按照村姑陈分享的冲泡方式,即能感受到白茶最丰富的香气,纯正的滋味。
《4》
陈年白茶、老白茶,先泡后煮
至于有年份的白茶,它经过陈化后,茶多酚与咖啡碱的含量少了,这一物质的变化,也让它们的冲泡方式,有了更多选择。
比如,陈年白茶和老白茶,适合煮着喝。
年份越老的白茶,这种适合煮的特性,越突出。
经过烹煮,白茶内在物质释放,汤水醇厚,滋味柔和。
有年份的白茶,它的煮茶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直接煮。另一种,是先用盖碗冲泡后,然后在用煮茶壶煮茶。
这两种方式的选择,全凭个人喜欢。
先说第一种,直接煮。
所谓的直接煮,就是从干茶时期开始煮茶,不需要经过冲泡。
这种煮茶法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让煮茶的次数变多。毕竟,没有经过冲泡的白茶,它的物质保留程度是最大的,只要控制好内在物质的释放速度,方法正确,煮上五六壶,并不是难事。
直接煮干茶,对火候及煮茶时间的控制,要精准。要是煮茶时间太长,滋味浓烈,反而会觉得苦涩。
故而,如果是新手朋友,建议使用第二种方法——先用盖碗冲泡后,再煮茶。
这类先泡后煮的方式,一是避免新手煮出浓烈而苦涩的汤水,浪费了好茶,二是可以最全面体会到老白茶的风味。
盖碗冲泡,感受最细腻的香气变化。
煮茶,让白茶最深层次的物质都释放出来,不浪费一分一毫。
煮茶的方法,容易上手,具体步骤如下。
《5》
第一步:清洗茶具
这是所有冲泡步骤必备环节,为的是减少外界因素对白茶风味的干扰。
第二步:煮水
煮茶先煮水,这是煮出一壶好茶汤的关键之一,尤其是煮内在物质丰富的高山白茶,先煮水这一步很关键。
等到水沸腾之后再投茶,可以较好地控制物质释放速度,及时关火,避免汤水过于浓烈的情况出现。
若是冷水煮茶,物质释放容易变得失控,有汤水易苦涩的风险,反倒破坏了汤感。
第三步:投茶
在水沸腾之后,投茶。
投茶,要注意茶水比例。
如果是煮干茶(非饼窝),是-毫升水,搭配2-2.5克干茶。叶底,则是-毫升,搭配5克。
控制好茶水比例,才能更好地煮出风味十足,滋味醇厚的白茶。
第四步:关火
待投茶后,水再次沸腾,就可以将电陶炉的电源关闭,用余温加热半分钟到一分钟,待茶汤变为浅橙色时,可以倒出一杯茶汤。
若是觉得太淡,则延长余温加热时间,浓淡适中,可以把煮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当中。
第五步:续水
茶汤倒出后,续沸水,继续煮茶。
第二壶的煮茶时间,可在第一壶煮茶的时间上,延长半分钟左右。
之后的每一壶,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喜好,延长煮茶时间。
《6》
其实白茶的冲泡方式选择,并不难。
要感受白茶最纯粹的香气与滋味,选择白瓷盖碗冲泡。
盖碗泡茶,能够捕捉到最细腻的香气变化,感受到滋味的改变。
若是在冬季里,嫌反复烧水麻烦,那就选择煮茶法。
一人一壶茶,一本书,亦是一种忙里偷闲。
更何况,伴随煮茶升起的白雾,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谁说不是一种享受呢。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