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南早报」
渴了,冲一杯菊花茶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馋了,来一块鲜花饼享受惬意时光;饿了,回家吃饭来一碗霸王花老火靓汤……在习惯了食用植物叶片和果实的饮食结构后,以花入馔,似乎有些“不走寻常路”。事实上,鲜花出现在餐桌上的频率虽然不高,但在国内各地的餐桌上却从未缺席。
如果冬瓜盅没了夜香花这个标配就会显得不地道;用鸡蛋花做各种甜品是闽南人家最时令的消暑糖水,在庭院信手捡起飘落的花朵,剪去花柄洗净扔进糖水煲,烧开之后,又香又滑,好吃得很……鲜花,这种集美貌与清新于一身的食材,从花开到凋谢似乎都略显匆匆,但它们却用短暂的美好让整个餐桌变得不一样,不仅可以制造精彩,还让你尝出诗意和浪漫。
除了鉴赏,花卉还被国人赋予养生功能,美容养颜、明目利咽、宣通鼻窍、解暑生津、活血化瘀、止咳平喘……花卉养生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收录了百余种花药。目前所知的植物花中,有77%能直接药用。
在我们的餐桌上,可供食用的花卉品种很多,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就有50余种,如夜香花、桂花、荷花、玫瑰花、金银花等。
洛阳人将新鲜牡丹花瓣和红豆、红枣等入馅,做成甜甜的牡丹花饼;苏州人将新鲜的桂花晒干,制成桂花糕、桂花饮、桂花酿等;杭州人将白菊放进火锅中,盖上盖捂5分钟,煮成鲜味无比的“菊花火锅”;洪湖人以荷花为烹饪原料,烹饪出荷花鱼肚、炸荷花、荷花粥、荷花糕等;云南鹤庆的白族欢庆佳节要吃用山兰花、蔗菜花、石花、韭菜花、白牡丹等制成的花菜、花粥、花酒、花茶“花宴”;在广东,这一被公认为“最会吃”的省份,重鲜味的粤菜与鲜花也可以说是匹配得天衣无缝。
在闽南,可以入菜的花种繁多,如传统煲汤用的木棉花、霸王花;炒菜用的各种时令瓜类花朵;泡茶用的桂花、菊花、茉莉花等,不同花种在不同的烹煮方式中都有自身的作用。
现今,随着科学烹饪的逐步普及,食用花作为佐料,其独一无二的清香味受到各类食肆的追捧。天气炎热,暑湿重。由于部分花卉具有清热祛火作用,自然而然成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以花入馔不单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可做成了一桌花宴,如顺德鲮鱼茉莉花、鸡蛋花鱼面,茉莉花、盐水桂花鸡,菊花大盆菜,菊花叶炸猪肝,菊花双皮奶,菊花炒饭……色香味俱全、风味独特。
青瓜花紫淮山炒猪颈肉也是道花卉菜,青瓜花带着脆嫩的嫩瓜,味道清新,口感清爽,是很好的清热营养菜品。鲜嫩的青瓜花在烹饪时无需过多调料,加入紫淮山同炒丰富口感,猛火爆香爽口的猪颈肉,滋味又开胃。樱花鱼蓉羹,将樱花的独特味道渗入鱼蓉羹里;茉莉香茗虾,茉莉花茶香味浓郁,味道独特香脆美味……
值得一提的是,食用花可以提升菜肴原有的味道,但不能把主角压倒,因此味道平衡是关键。
(汪曼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