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中,每每察觉到一种断裂。破碎的信息,高阈值的娱乐背面,是生活本始的琐碎和重复。福建农林大学却有这样一种氛围,缓和了矛盾。』
???
闽江,经过淮安的分水岭分流,化为乌龙江和白龙江分置于福建农林大学东西两侧。东起洪山桥,西至洪塘大桥,而处于交通枢纽的农大,却是城市中安静一隅。从拥堵的车流中进入校门后,心绪仿佛瞬间平静。正应了苏轼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位于仓山区西北角的这一湾半岛,以农林大学为中心,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循环的日常。学生上课放学,入学毕业,商贩开店与关门,百样人醒来又睡去,似乎生活也不过如此。
△福建农林大学西门
但所谓日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滴在同一处的水都会出现不同的轨迹,在无数的可能性中,运转至今,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种奇迹。
正如《A致X》里爱妲所言:“每一种爱都喜欢重复,因为它们违抗时间。”对于生活的爱,也渐渐隐藏进重复的生活里。或许只有当循环打破,才会从以往波澜不惊的记忆里,觉察到爱的存在。
打破循环的,往往只有我们。新老生交替往返,相比于毕业后才选择怀念,这片土地和住民,不曾改变一般,对于生活的态度,也就流淌在他们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农林大四季的风景里。
△农大西门喷泉
刚入学时,谈及农林大学,总会自嘲为农民大学。然而我们与植物的不解之缘,也就此开始。早春的油菜花,春天的樱花、桃花,夏季的荷花。福州的冬天来得特别晚,一月头才能在学校发现梅花的痕迹,但是二月中,樱花就已经开了。
扶桑、*蝉、榕树、池杉,各形各色的植物,遍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各种名特优植物,种植在形似中国地图的中华园。它距离西门喷泉仅一路之隔。
△白荷
△波斯菊
△鸡蛋花
我想这里的人,一定是很爱花的。随着各种花的盛放,网络上总是被游人和学生各种刷屏。只要在这里呆上一年之后,农大各种花的花期,开放的地点,大概都能知道的清楚。
油菜花在2月的寒假里就已经开放,待同学们返校后,在中华园的西南角,人群和密蜂在其间往来穿梭。直到4月底被收割,花田换上新的花卉才结束。
△油菜花
未及油菜花唱罢,樱花和桃花便急不可耐地登场。樱花位于中华园北部的小花田里,桃花则位于观音湖中央的求知路,可以说是在校园的中心地带。相比于两年前才种植的樱花树,桃花在农大的名气可谓遐迩闻名。
△樱花
以往碧色的湖光山色之间,霎时被桃红色妆点。花瓣被风扬起,像是一阵阵飞舞的蝶,最后躺在石板路上,草地上,行路人的发髻上休息。经求知路穿过观音湖,行走至对面的李长盛图书馆,看着漫天的桃花,同学的步伐也变得轻快。
不仅是学生,每年的这时候,周围的住民也纷至沓来,记录下美好的瞬间。而7月的暑假里,只剩下一些桃子残存。不过来年3月,又是一场桃花的盛宴。
△三月桃花,图/源自网络
△7月的求知路,此时还不到桃花的花期。
△桃树下剩余的桃子
学生在校园里留下的印记依旧存在着,观音湖南岸的树洞里,隐藏着时间的秘密。树洞画是12级室内家具设计的同学,在14年留下的,里面有蒙娜丽莎,巨蟹,花瓶等等,作画那天伴着微雨,颜料也变得模糊。时至今日,画作上留下了时间赋予的裂痕,树洞因虫蛀而毁坏,但行至路上,依旧是农林人的小确幸。
△蒙娜丽莎树洞画
△水墨巨蟹树洞画
位于求知路中央的茶人码头,旁边的一棵桃树,绑着红色的丝带,上面写着学生的各个愿望。“学业有成,家人安康”、“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祝如你所愿越来越好!”。其中大多数还是同学们关于向往爱情的字句。
花开花落,人聚人散,农林大学里的风景,好似在循环间保持不变。茶人码头上看见夕阳在树冠中沉默。毗邻观音湖的拓荒广场上迎新、部门、社团,相近的活动每年在此,开始又结束。
农大西门的石头上正面刻着校名,背后则是“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而东门校门,已经变更过4次了。中华园原本是村民的耕地,86年李常盛图书馆还未建起。农林大还是这样的氛围,而学生已经更替不知几届了。
自农大东门向北,经淮安大桥桥底,可从三环辅道,行至农大西门,仿佛一个闭环。在这个闭环上的文脉可谓不少。
镇海楼,观音亭普觉寺,淮安衙门遗址。在闽江分流之地,有一提统抚麻府三相公祖殿。这里记载着这片地区的历史。
△环岛骑行步道
这里原是怀安古接官道码头的遗址,位于仓山区的最北端,现在成为一个隐秘的骑行步道。在年洪山桥建成之前,这里是水上交通枢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而今已没有当初热闹的场面,只剩下一个老人守护着这里的故事。
△提统抚,医院,右边是城隍庙
比如仓山与台江间的闽江支流,原名白龙江。怀安县,最早被称作石岊(jie),因梁武帝到此视察期间听闻此地无战事,而改名怀安。在年,因这里为三流会聚之地,更名为淮安。老人兴高采烈的跟我们讲述着淮安地区的历史,小小的庙宇里反复出入,讲解了一个小时二十多分钟的往事。
△提统抚麻府三相公祖殿
庙后的山上,是怀安窑烧是遗址,偏南约百米的工地里,存留着宋代怀安县衙的遗址。庙里供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神,特殊时期为关押国民*俘虏,庙里的大多数菩萨被扔到了江里。这件事被他反复说了3次。
当我猜测农林大学也位于旧怀安县时,他一脸自豪的说到,以前的怀安很大,和侯官、闽县并称三大县,那时候还没有福州这个地方。
△在庙宇中生活的老人,平日里养一只狗与他相伴
农大西门的沙滩从傍晚开始,人群就逐渐密集起来。天空就像是稀释的牛奶色,四份水,一份奶。颇有印象派油画的感觉。住在周边的家庭,老老少少一起在农大沙滩散步。
沙滩边上是褪下的凉鞋,孩子们提着各种塑料铲子器具,到沙滩的各处占据山头。父亲通常也闲不住,和孩子一起挖沙,母亲则拿着便当给孩子喂饭。江上吹来的风,冷却城市的燥,蝉鸣,似乎也不再恼人了。
而在农大的另一头,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农大的东门夜市,因为地铁修建的缘故,周边的店面已经拆除和关停了。但上有*策,下有对策,只有比以往多走上半分钟的时间,重新构建的夜市还是当初的味道。市井里弄,街头巷尾,只有这里才留存着江湖独特的人间烟火。
烧烤、大排档、炒酸奶、福鼎肉片,在夜市的江湖里,最重要的便是味道。优胜劣汰,新花样层出不穷,能战到最后的往往只能依靠味道。
这是东门夜市唯一一家使用黑色牌匾的福鼎肉片,在他们不断摸索,拜师学习的过程中,才逐渐摸索到最好的配方。
肉质充满嚼劲,鲜甜爽滑,加上特质的辣椒底料,购买者络绎不绝。大量的肉片被刮进锅里,形成的白色肉沫往往会溢出锅外。老板会不胜其烦的把泡沫除去,为保持肉片最好的味道。
即使有了最好的配方和口碑,还得耐得住重复的日子。住在不远处的他们兄妹俩,每天下午4点半准时出摊,最晚24点才能收摊回去休息。早上的功夫也不能闲着,这是必要的备货时期。
循环往复的生活,最大的难处就是人际往来逐渐变少。业余休息的时候,往往睡觉成了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农大夜市摊主共有的惯性,一种将欲望降低后,认真生活的态度。
△农大求知路春晖桥
△拓荒广场,校园活动的主要地点,开学后新生在此报道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我们终究会因为毕业离开,这里的风景与人物,都好像在近乎《土拨鼠之日》的循环中,保持着相对的静止。
庙宇里的老人,不会因为我们的突然到访改变之后的生活节奏。夜市的摊主,除非在卫生检查的影响下,才会改变出摊,收摊和备货的节奏。
△荷花回廊,观音湖的西南角
△茶人码头的座位
在旁观者看来,这就是日常生活无趣的琐碎,重复而没有新意。但是,正如三岛由纪夫所言“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乐于琐碎和乐于重复之间的生活态度,也是这里变与不变之间依旧保持着安适与静谧的原因吧。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