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了小孩儿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打小就会对不一样且神秘的东西感到好奇,这也是我喜欢故乡小城南街的原因之一,它是具有历史感的,是故乡小城的代表作。
汉议事台、老街、南城门、酒厂、......
电业大厦、水塔、白河......
这是我的故乡,长大之后再回头看,也还是保持着敬畏和怀念。
商丘从没想过会在这座城市发生过故事,但故事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这里存留着我的青春、我的友谊和我年少的执念。
我记得年冬天的那场大雪,也记得那些叛逆的青春日子,记得每一天在小窗外看到的夕阳和云彩以及在那里度过的春夏秋冬。
20岁左右的岁月太重要了,青春年少时的生活和印记会深深地刻在人身上,成为你这个人的一部分。
坦然平和地走着,人生也在不断往前推进。
它不会变,它一直在心里。
广东异常多变的天气、狂风暴雨、大面积的绿化、硕大快速移动的云朵、泳池、鸡蛋花、树影、糖水、茉莉花、夏天、18岁......
这些关键词组成了我少女时代的广东夏天。
看海、骑行、和朋友坐长途绿皮火车旅行、逛公园......
这是长大一点我的广东夏天。
夏天过去了,我也长大了。
郑州“关于郑州我知道的不多,为了爱情曾经去过那里......”
“她说她喜欢郑州冬天的阳光,巷子里充满煤炉的味道,雾气穿过她年轻的脖子,直到今天都没有散去......”
在老李歌里面的郑州,也是对我牵绊很深的郑州,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见过这座城市的很多样子,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假期一有空就会在这座城市里四处瞎逛。
德化新街、二七广场、国贸、健康路、桃源路、郑州大学、紫荆山、人民公园......
已经见过的成为过去,还会去见一些新的,生活在继续。
浪漫都在生活日常里。
南京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城市,南京。
年新年伊始,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它,三天假期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用脚步去丈量这座城市。
热河路、挹江门、山阴路、秦淮河、夫子庙、先锋书店、南京博物院......
后来也回去了几次,像是远行之后归家一般,坦然舒适的感受,这座城市还是让我感觉很亲切。
玄武湖、老门东、明城墙、欧拉、芳婆糕团店......
我还会再回去,带着我的朋友或者,依旧还是我自己。
上海年少时的感受才最真切,记忆里的冬日上海,是不同于北方冬天的干冷,大部分时间里都充斥的满目的荒芜。
上海海洋馆、七宝老街、田子坊、大厂、萧塘地铁站、外滩、南京东路......
后来有机会再回去,却也不是最开始的样子。
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只适合见一面,只能发生过一次。
苏州本不在旅行计划里的城市,阴差阳错就去了。
某些地点算是满足了我对南方小镇古香古色的印象显示。
大石头巷、七里山塘、平江路、拙*园、苏州博物馆、诚品书店.....
有些地方再好,可是和你没有关系,你也不会牵挂它。
这座城市我可能不会再去第二次。
但为了生煎和苏式细面,我愿意再回去~!
长沙年末,想再出去旅行一次,思前想后,最后定了去长沙,算是满足打卡了这座城市。
岳麓山、橘子洲、长郡中学、IFS国金中心、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艺术中心......
这些地方都没让我产生太大的兴趣,留存在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两个画面。
一是我牵着玉儿的手,在岳麓山的山坡上自上而下飞驰奔跑,嬉戏大笑,是极其放松的;
二是我们三天连续都在长郡中学旁的小巷子里乱逛,发现美食和长沙的市井生活气息,不怕浪费时间或走错路,自在闲散,特别自由。
就是在这座城市有了切身体会,才会把这座城市和自己连接起来。
推荐大家去长沙,你会慢慢喜欢上它。
结尾依旧在路上,喝酒,旅行,看书,谈论世界与人。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作者
高知女星Jessica
编辑
高知女星Jessica
声明
本文系Jessica原创稿件,首发于“青艾健康”,版权归作者与青艾共有。女星最近拥有了一个Blued蓝V账号“高知女星Jessica”,香艳直播和更多精彩内容都在那儿哦,啾咪~
听过许多男生们的故事后,我曾有段时间不信爱情,因为鲜有两个男生可以走很远,并保持着绝对忠诚关系的。同志爱情要么似闪电,来得快分得快;要么似染缸,初期怀抱圣洁理想,到后来都脏了,想分而不得,只好变成开放式关系。一对一的爱恋,是有诸多注意事项的。你可能要说,处不好就分呗!这是小孩儿的想法,年龄越大,受的伤越多,分手成本便越高了。
处理久长的二人关系,是种可贵的能力。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有一段话:“我们渴望爱情,但爱情在我们看来如此稀缺,是因为我们把爱情当做了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关于如何爱一个人,是抽象概念,不形象。所以不如我们来聊聊,恋爱中有哪些雷,一触即发吧!在我看来,男生们的交往,有三个大忌。
01
控制欲
太多连自己人生都无法掌握的人,却想牢牢控制住对方,而且越是没安全感,越害怕失去,就越忍不住想控制别人。这一点,是许多同志的通病。
我有一个姐妹,姑且叫他鸡蛋花吧。他对象喜欢健身,每周固定去3-4次,每次回来就高高兴兴地跟鸡蛋花分享,今天又看到谁胸大屁股翘之类的见闻。鸡蛋花一定是吃醋的,这正常,但他越想越着急,就注册了个软件小号,天天监视男友定位,还建议男友说:“圈内诱惑太多,一起删软件删基友
北国风光萧瑟的时节,西南一角此时却是风光旖旎。怀着对金碧辉煌的佛寺,瑰丽奇伟的喀斯特地貌,藤蔓蜿蜒的热带雨林的期待,我踏上了这片红土。
因为懒还有疫情的原因,自由行的美好畅想最终破灭,所幸导游是个傣族骚哆哩,我们能够了解到许多傣乡风俗。另外值得庆幸的是期待已久的甜点水果和傣餐也都如愿进了肚肚,请听我后续慢慢道来。
12.14
九乡——墨江北标园
第一天我们去了九乡,这里聚集的大多是彝族,彝族人叫漂亮的姑娘叫阿诗玛,男生叫阿黑哥,也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当地的阿诗玛,她说九乡的溶洞景观十分独特,这里也是西游记和神话的取景地。
沿着清晨被露气打湿的石梯逐渐下行,慢慢走进山体,地下暗河涌动。向后望去,进来的那一处豁口在黑暗的洞体中的轮廓愈发清晰,真的是只有身处黑暗,才知道透进来的那一小束光明有多珍贵,而在洞穴之外的阳光下,却在向往着黑暗深处的未知与奇幻。在斑斓的溶洞里,让我想起西游记里猪八戒背媳妇的剧情,大概就是在这里,或者是那里拍摄的吧。不知道当时的九乡是什么样子呢。
身处黑暗,也更容易捕捉光明吧
地下暗河的蜿蜒与幽深像极了查理与巧克力工厂里的巧克力河
接着我们出发去了墨江北回归线公园,这个地方恰好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站在回归线上面朝东西方向张开双臂,你会感受到风的不同(虽然我没试出来)。
在这里聚集的主要是哈尼族,这个民族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传闻哈尼族源于古代羌族(蚩尤所在的部落),因为和其他民族征战比如傣族、彝族,但是许多次落败,就被迫住在山上。半山腰,山顶都有他们的住所,而在半山腰的聚居,又恰好给他们种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蓝天白云下、群山环绕间就是哈尼族的村寨
哈尼族人包茶饼用的毛竹
这里男子叫阿力,女子叫阿布,传闻中的抢婚,就是这个民族的习俗,到了现在,慢慢演变成一种仪式,男子趁着女子在干活的时候趁机来“强抢”,这时候早就被告知的女方家属,叫上邻里亲戚,带上各种家伙去追男方,当然不能追上,只是在追的过程中虚张声势,而且女方家属往往阵势十分大,阵势越大,一方面能向邻里显示出自家闺女的“受欢迎”,另一方面对女儿的爱也表现在这个不舍的挽留仪式里了。
在公园里有一口井水,据说很多求子的夫妻来这里喝了井水都生了双胞胎,而当地有一千多对双胞胎。突然想起小时候看的科教频道的地理中国里熟悉的场景,这一期就是讲墨江双胞胎之乡的形成原因,大概是因为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的人体的一些微量元素和基因发生变化。小时候曾向往的神奇远方如今就在眼前,有种突如其来打卡成功的幸福。
双胞胎井水
我现在仍清楚记得北回归线的天气,有春末夏初的阳光,炙热而不灼人;有春天的微风,轻盈而温暖;有氤氲的水汽,清爽却不潮湿。这里有清冽而甘甜的井水,神奇而又神秘;有娇艳似火的花丛,有十块钱买来的一大兜热带水果,有上古的传说,有孕育生命的力量,有一种让人张开双手慢慢感受风的方向的冲动。
它们会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吧
清甜多汁的人参果是我的最爱
12.15
中科院植物园——总佛寺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啦,因为终于可以去期待已久的植物园了,放心地换上单薄的小裙子,经过好长时间的车程,翻过一座山还是一座山。眼见为实,这里的群山环绕让我感受到一人独占一座山头的快感和自由,但我也慢慢领悟到这里生活的不便和走出大山的艰难。
山有多高,人们的房子就建得多高
中科院植物园并不是在景洪市区,离市区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到达勐腊县的时候,导游向我们说山的那边就是老挝,在边防检查的时候司机停下车,我望向那边,蓝天白云间重峦叠嶂,那种熟悉的神秘的感觉再一次冲击着我。曾经和严哥域哥在图们口岸,和皮蛋在满洲里国门,和小朱在长白山都隔着一座山或者一块碑、一条河望向对面的另一种文化,到了西双版纳,在澜沧江下游和缅甸的分界、在勐腊县和老挝一山之隔,更让我真切地领悟到边境的魅力——自由与禁忌交织而成的矛盾。边境的这边是故乡与皈依,那边是远方与未知的神秘,站在边界上,有更多关于远方的美好遐想,也有关于归属与责任的思考,大概就是如此吧。
远山重叠处就是国界了
作为从小收集植物标本星人,这里简直就是paradise。西双版纳植物园的王莲必须有姓名,莲叶像一个大大的苹果派底,不知道是否真的能承载斤以下的重物,毕竟我现在的体重也不允许我献身科学实践了。
我就当它是抹茶味的派饼了
坐着园区的电瓶车前往百花园,在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里穿行,我闭上眼睛深呼吸,反复记忆着这个地方的气息,是一种泥土和树脂混合的湿润的清凉气息。百花园里有许多北方见不到的植物,有跟着音乐缓缓移动的跳舞草、有美丽却充满毒性的曼陀罗花、有始终分不清的橡皮树和榕树、有热带雨林中比比皆是的绞杀植物、有我最迷恋的植物——无忧花。
曼陀罗花
穿梭在阳光与棕榈树林里
午后被树木遮蔽的莲池像极了傲慢与偏见的场景
火红的花朵和火热的正午阳光
相传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诃摩耶走到开满*色花朵的无忧树下,惊动了胎气,佛祖就诞生在无忧花下,因此无忧花也成了与佛教有关的花。在西双版纳几乎每一个村寨都有寺庙,每一个寺庙周围都有无忧花,据说人只要坐在无忧花下,都会忘记烦恼。在喜欢无忧花之前,我还不知道有这么神圣的传说,小时候看过的一部泰剧给我留下了美好的遐想,剧里的无忧花开,橙*色的花簇在茂密而高大的树木中如瀑般垂下,远远望去就好像南洋少女垂下的精致的编发;橙*如火炬般,又似少女的初恋般美好而炽热。
正是无忧花开的季节呀
下一站到了许多棕榈树木生长的地方,棕榈树仿佛一柱擎天,在热带的激情洋溢的骄阳下丝毫起不到遮蔽乘凉的作用。忍受着灼热行走在棕榈树下,很罕见地见到一棵贝叶棕竟然沿着它伸展的枝干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原来,每一株贝叶棕在接近生命的终结会结满果实,代代相传。这就像是悲壮而又不可违背的使命,又大概是生命的传承。就像是鲑鱼产卵一样,不同的方式,同样的高尚。每一个个体都在为群体的生存和繁衍履行自己的使命,人间草木皆有情,大概就是这样吧。
即将结束自己生命的贝叶棕
总佛寺是版纳非常有名的一处寺庙,寺庙后面就是曼听公园,也就是傣王的御花园。两者的建筑风格都是金碧辉煌的泰国皇宫风格,这或许也是西双版纳同样盛行南传佛教的原因。寺庙里种着菩提树,在版纳的许多寺庙里普遍种植着菩提树,菩提树的叶子是心型,并且每一片叶子都是叶尖向下,有一种沉下心来顿悟真理的境界,传闻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沿着小路往前,发现了一棵硕果累累的酸角树,应该很好吃的样子,顿时觉得包里的一兜甜角不香了。
带有大佛的庄严主建筑曼听公园方向逐渐柔和旖旎的风景
tips:
殿内不可随便拍照
主建筑旁边的楼梯是最佳的拍摄角度
建议白色或浅色穿搭
夕阳余晖洒在殿外的金柱上
紫色的莲花像是一个个幽谧的绮梦
晚上入住金地大酒店,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在酒店门口的灌木丛里发现一朵娇嫩又精致的鸡蛋花,细细嗅去清香混着晚风拂面,翘首望去,发现树上一朵一朵,影影绰绰,点缀在夜幕的树上。鸡蛋花就是有种异域少女的娇羞,夜幕中我想到“月上柳梢头,人约*昏后”的意境。捡拾一朵刚刚从肩头滑落的花朵,像一个泰国少女一样别在编发发尾,生出浅浅的香气,散在夜里,顿觉得云销雨霏。
灌木丛中娇羞的鸡蛋花
花朵凋零,影影绰绰的枝丫也是一处风景
猪肉菊花米线是极好的,只不过要是有一个大一些的胃就更好了。
12.16
野象谷——告庄夜市
野象谷没有野象,距市区也比较远,但是景色不错,有树树擎天的热带雨林、宛如幽境般的紫色莲池、阳光璀璨花朵明艳的蝴蝶谷,还有许多可爱的小象。在这里我看到了长在树上的菠萝蜜,藤蔓沿着木柱缠绕在充满异域风情的木质房顶上,硕大的褐绿泛着金*的果实一个挨着一个,某冷姓生物学家说菠萝蜜和见血封喉树是同属于荨麻目的植物,真的想不到那么好吃的菠萝蜜和令人闻风丧胆的树居然是亲戚。
美艳诱捕了蝴蝶,蝴蝶也成了这美艳的一部分
喜欢硕果累累的景象大概是因为这生命的力量吧
当夜幕降临,小城里华灯初上,我们沿着满是棕榈树的小路吹着清凉的晚风散步,走到嘉华饼屋,回忆起软绵清新的玫瑰饼就止不住蠢蠢欲动的脚步,现烤的玫瑰饼、咸香酥软的奶香饼、大块的拿破仑的味道都混进了这梦幻的夜里。
金色和靛蓝是无法忘却的一抹异域色彩
告庄夜市里有许多网红打卡地,例如大金塔附近众多的傣服写真、星光闪闪的夜市、璀璨夺目的华丽服饰、芭蕉叶上摆放的各种的傣味烧烤、稀奇古怪却甘甜生津的热带水果。
由于之前做好了攻略,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网红甜品店——婉泰冰咖啡,告庄有许多老挝冰咖啡店,但是因为在普洱的那晚去喝了一次觉得味道怪怪的,就点了粘粘奶。巧克力粘粘奶真的无敌好喝,最上面一层是浓郁的巧克力酱,中间夹杂着一些饼干碎,下层就是冰冰凉凉的巧克力冰沙。由于走的是夜市外围,所以车子很少,就这样边走边喝,尽情地大步走在版纳灯光阑珊的小路上。路过水果店,顺便买几个*金果撕开表皮肆无忌惮地吮吸着甜甜的汁液,虽然满手黏腻,可是谁在乎呢,路过这里的人千千万,我只是沉浸在版纳的炎热与甜腻中的一个罢了。
清凉的晚风和冰沙是当日限定
像柚子又像橙子;想龙眼又像毛丹
晚餐去吃版纳特色菜,这是一处隐蔽在大金塔下的傣族餐厅,就像它的名字西丽兰纳一样,餐厅的布置和设计都十分傣风,我们坐在芭蕉叶环绕的木质阳台上,依栏听风。南瓜尖十分清新,竟然还有一丝丝香甜;罗非鱼是当地人十分喜食的鱼,烤得皮焦肉嫩,混着甜辣酱和米饭夹在大片的生菜叶里就能够大快朵颐。
十点多的告庄夜市依旧是华灯初上般热闹。你看左边,人们依旧兴趣盎然地在酒吧和咖啡厅里沉浸在吉他的弹唱声里;再看右手边,星光夜市的点点光亮温柔地迸溅到澜沧江里,沿着这缓缓的江水顺流而下,不知在下游的缅甸能否感受到上游这一片绚丽华贵的灯火和融入江水里的欢声笑语。
澜沧江边的大金塔和星光夜市
在夜市的出口,依旧是玉壶光转,不过已经是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光景了。我们叫的车很快就到了,夜幕下通过后视镜,我看到司机眉眼间像阿卡盼纳玛又像马里奥。堵车的时候,他带我们机智地穿到一条小巷,沿着小巷给我们介绍街边的傣味烧烤,后来又和我们说起他的大学和入伍经历,现在平庸但快乐的小日子。突然觉得景洪很小,告庄到酒店的距离很短,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就已经到了拐角路口。下车前他给了我们一张名片,我收到小包包的夹层好好珍藏,这个有着泰剧男主脸的兵哥哥也是版纳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呀。
12.16
傣族村落
这个季节版纳早晚温差很大,好像这里的炎热都是太阳带来的。早上太阳还没升起,群山之间雾蒙蒙、湿漉漉的,仿佛像进入电影泰山归来里那一片遮天蔽日的雨林。这个村落的老咩桃和骚哆哩早早就开始洗漱、蒸小玉米、摆好自家种的木瓜、南瓜叶、小*瓜来卖。在村子里还看到了嫁到村子里做苦工的猫哆哩,在傣族文化里,男子嫁到女子的家里前,要给女方村子里做三年苦力,学习制作银器、藤艺、种田。在婚后男人在家烧饭洗衣,女人干活种地,也是十分有趣的风俗习惯了。
清晨傣家村寨的小集市
鸡蛋果的绵软和甜腻像极了浓厚的*油
村子里随处可见芭蕉树和木瓜树,据说这里的木瓜都是喂猪的猪粮,不由得羡慕这里一年四季瓜果累累的生活。在这里,男孩从小就要送去寺庙学习傣族文字,许多都是经文,要不然长大就会小偷小摸,没有德行;这里土地稀缺,村子里老人去世一律火葬,不占用后代一厘一毫的土地;这里的人住着两层的木制小楼,过着自给自足知足常乐的小日子;这里老无所依的人可以送去村里的福利机构,而支撑福利机构的费用都是做苦力的猫哆哩打制的藤椅、银器所得;这里的人在西南的一隅仿佛与世隔绝,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在代代相传的木屋过着悠闲自得的小日子。
在芭蕉叶上记录与流传的傣族文字
木瓜树下的小男孩
下午出发返回昆明,司机一路在盘山公路上平稳行驶着,沿着我们来的路,疲惫写满了我们每个人的脸,连车子外面的夕阳也看累了一日的光景,昏昏欲睡然后掉落在一座大山后面。山上的一个人家亮起的钨丝灯像点缀在山上的星星,微弱又孤独、霸道又自由地占据着整个山。陪伴了我们四天的司机是云南当地人,十分佩服他长时间驾驶的耐力和体力,在到达昆明即将分别之际,我对他说——辛苦您了,您真的很厉害。师傅的普通话带着些口音,但格外清晰,他说都是为了讨生活嘛,又有什么办法呢。想到师傅和他后面的大山里的一个个人家,多么希望大家都能够生活得不那么辛苦,不用为了生活而和生活本身分离。不过每一个想活得更好的人都是不容易的吧,我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不知是红河大桥装点天空,还是霞光成就了红河大桥
这里的风如丝绒般温柔,风来的那一刻,澜沧江里的天空和日落都被揉碎了。在岸边深蓝与玫瑰色的渐变日落里做着关于远方的美梦,每一个梦里都装着西双版纳棕榈绿的浪漫。
祝今晚的梦香甜。
Theend
小熊的酸奶屋长按